1、产品本身 (理化指标) 总酸、挥发酸、酒精度(符合,修值0.5)、干浸出物、山梨酸(桃红/白葡萄酒)等。
出厂时的样品成分报告,作为参考;数值要以商检报告为准;
如果进口商对结果有异议,可申请第三方复查(国内比较通用的检验机构是:SGS)
2、中文标签 (下文详叙)
04 / 怎么查?判定依据是什么
国家标准 :6个国标,重要3个。
1、GB2758-2012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2、GB15037-2006 葡萄酒国家标准
3、GB10344-2005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4、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5、GB/T 17204-2008 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
6、GB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其中第2、3、4,三个国标是最常用到。
05 / 进口商需控制的两项为:时间、费用预估
1、时间控制方面:整个红酒清关流程,国内部分最快8-10个工作日
2、费用预估:税金部分,清关费部分
税金部分,(参考澳洲最新税率)关税2.8 ,消费税10,增值税17(预估总税率:34.5左右)
清关费,跟货物的数量有关(体积重量等 ),每批次进口的数量越多,摊销到每瓶的成本就越低。
补充:税额的计算办法
1、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2、消费税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税额)÷(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3、增值税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税额+实征消费税税额)×增值税税率
这里需要留意:税额是一个叠加的,并不是简单的三个税率数值相加。其中,完税价格,指的是:合同里的澳币金额*实时汇率 (海关以通关时的实时汇率计算)
第三部分 中文标签及清关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01 / 商品品牌注册
相信大家对奔富商标争讼应该还记忆犹新,此类新闻比比皆是,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
在这里先建议,无论是酒庄酒,还是OEM,首先要注册你所代理的酒类品牌。商标由酒庄持有的,请获得商标使用授权。
02 / 商检环节的对中文标签的要求
a、必须标示项(10项):
1)品名
2、原料与辅料
3.类型
4.原产国或地区
5.生产日期
6. 贮藏方法 (卧放或倒放 旋盖不同)
7.酒精度
8.净含量
9.进口商或代理商(名称,地址,电话)
10警示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
b、可标示的项目:
葡萄品种/保质期/产区/生产商信息/其他描述语
必须标识项:是大家设计一款酒品中文标签,一定要体现的内容
可标示项:可根据实际要求,灵活掌握
03 / 如何判定一款酒的中文标签是否合格:
1、判定类别:确定品名与类别(干红)
2、必须标示的内容:确认10项必须标示项目的准确性
3、其他标示内容:描述性语言是否夸张 (珍藏/特酿)
可标示项目是否有依据 (产区,级别)
特别提示: 对于标签上需要酒品的等级以及获奖标志,一定要有相关的证书跟文件佐证, 否则检疫局是会要求进口商对中文标签进行整改。
补充:商检不合格的判定
不合格的类型 :
A类不合格 感官要求,酒精度,干浸出物,挥发酸,甲醇,柠檬酸,防腐剂,净含量,中文标签
B类不合格 总糖,二氧化碳,铁,铜
不合格的判定 :
一项以上的A类不合格;
一项以上的B类超过规定值的50%或两项B类
04 / 常见问题分析:
1、品名表示不规范
例:如有外文,外文需注册
标示需全,起泡酒 应该是起泡葡萄酒;(更不能统称香槟)
贵腐酒,品名中应该是贵腐甜白葡萄酒
2、类型错误
干型,或者半干型 (主要就是确认厂家提供的含糖量检测报告),如要修改,还需改品名,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确认的时候,就写红葡萄酒
3、字体大小不规范
近含量的范围与字符高度对应;主文不小于2MM,近含量不小于5MM
4、贮藏方法不规范
常规的是:常温,避光,卧放(或倒放)
旋盖的话:则不需要标示 “卧放(或倒放)”
5、描述性词语 精选/珍藏
根据GB7718,这些词语需要在原标有一一对应的外文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