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後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 形也”。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
“珠山八友”似乎成了一定时期瓷器的代名词。虽然学术界对八人的定位还有一些异议,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重要。就像我们对待“扬州八怪”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可以撇开这些名词的争论,去实实在在的看看他们的作品。作品才是品评一切艺术价值的标尺和对象。在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等人中,我们发现的是这样一个群体共同延续了景德镇瓷器的余韵,也是他们使得我们在近代景德镇的瓷业史上找到了一些自信。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条件。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
中华古玩上下五千年历史,有着美好的历史文化优美的传统,更加让后辈们有了对古代的艺术有了了解,但是与此同时也给了很多藏友一个前所未有的经历,也让很多有机可人钻了空子,给了大多数藏友深刻的教训,同时市场变得混乱,给了收藏界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同时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藏品难出手变现成为了长期困扰你的问题。
需求范围:
1.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
2.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3.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4.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砚台、金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