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桑黄概述
桑黄,为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桑黄是一种名贵中药,在中国,桑黄的使用从汉朝起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桑黄各家论述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黄,主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
桑黄性状
【性味】味甘,辛,苦,性寒;无毒
【归经】归肝、肾经。
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乌蹄形,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
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
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菌丝不分枝,无横隔。
桑黄真菌
桑黄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真菌,属于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桑黄,以子实体入药,寄生于桑树上长出橙黄实体而得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很便宜的桑黄,其实都是假的桑黄,因为同样长在杨树上的杨黄,长在松树的的松黄,长在柳树上的柳黄,样子和桑黄几乎一模一样,但都没有任何桑黄的功效,吃了反而会影响身体,甚至中毒。只有长在桑树上的,才叫桑黄,才有药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