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铜镜有哪些不同特点

名称:不同时代的铜镜有哪些不同特点

供应商:香港宝华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丨宝铧文化

价格:1500000.00元/11

最小起订量:11/11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广中西路555号宝华国际广场13楼

手机:18821207915

联系人:叶志龙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1486718

更新时间:2014-06-24

发布者IP:117.144.208.162

详细说明

  1、镜以秦为最古,然而秦镜流传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传世的都不可得到。镜虽然开始于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镜实际上却难以得到。因为秦朝短促,产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风气也不比后朝,所以现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

  2、殷商时代出土的铜镜至今发现的只有五面:一面镜背有弓形钮,饰以席纹和鳞纹图案。另四面均为圆形,镜背有拱形环钮,且分别装饰以叶脉或多圈凸弦纹,镜成近平或微凸,镜身较保此时铜镜纹饰具有自己的风格。

  3、西周铜镜迄今发现的有十五面均为圆形。可分为素镜、重环纹镜、鸟兽纹镜三类。西周时期以素镜为主。这一时期晚期,镜背的纹饰发生了变化,新出现了动物纹饰,打破了传统的风格。

  4、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铜镜盛行发展时代。战国铜镜的特点是:形体轻巧,纹饰精致,线条流畅,纹饰表现手法有浅浮雕、高浮雕、金银错、嵌石、彩绘等,共分为如下几类:

  A、素镜类:全素镜、弦纹素镜、宽弦纹素镜。

  B、纯地纹镜类:羽状地文镜、云雷地纹镜。

  C、花叶镜类:叶文镜、花瓣镜、花叶镜。

  D、山字镜类: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

  E、菱文镜类:折叠式菱纹镜、连贯式菱纹镜。

  F、禽兽纹镜类:兽纹镜、凤鸟镜、禽兽纹镜。

  G、蟠螭纹镜。

  5、西汉铜镜在制作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大发展。西汉初期至武帝时期,铜镜逐渐厚重,纽多作半球形,或作柿蒂形。图案布局和纹路也有新的变化,出现了以四乳钉为基点组织的四分法布局形式,主纹突出,地纹逐渐消失。主题纹饰素朴,图案结构简单,改变了战国时期那种严谨的细密风格。

  6、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规矩镜成为最精美的类型,纹饰以四神为主,图案有四神、动物、禽鸟及群邪、羽人之类,活泼生动。纹饰布局突破了“心对称”古样设计,出现了“轴对称”式新风格。此外,“透光镜”的出现,也给汉代铭文镜带来极大光彩。所谓透光镜,是指将镜面对着日光或其它光源时,与镜面相对的墙壁上能映像出镜背文饰或铭文的字样的铜镜。

  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大致有下列15类:

  A、蟠螭纹镜类:缠绕式蟠螭纹镜、间隔式蟠螭纹镜、规矩式蟠螭纹镜。

  B、蟠虺纹镜类:方格四虺镜、连弧蟠虺纹镜。

  C、草叶纹镜类:四乳草叶纹镜、规矩草叶纹镜。

  D、星云镜类。

  E、连弧纹铭文镜。

  F、重圈铭文镜。

  G、四乳禽兽纹镜。

  H、规矩纹镜类:四神规矩镜、鸟兽纹规矩镜、几何纹规矩镜,简化规矩镜。

  I、多乳禽兽纹镜。

  J、连弧纹镜。

  K、变形四叶纹镜。

  L、神兽镜类:重列式兽镜、环绕式神兽镜。

  M、画像镜类:历史人物画像镜、神人车马画像镜、四神、禽鸟画像镜。

  N、夔凤纹镜

  O、龙虎纹镜类;龙虎对峙镜、盘龙镜。

  7、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我国的铜镜制造业进入中衰期。这个时期以三角缘神兽镜最为流行。铜镜纹饰常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及佛像图纹,这也是该时期铜镜的一个显著特点。

  8、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十分繁荣昌盛的时代。铜镜工艺有强烈的时代感,工艺上,锡和银的合金比例加大(占40%左右)使镜面显得特别亮洁而泛现白光泽,映影十分清晰。造型上既端重厚实,又精致玲珑,形状不一,有葵花、菱花、方形、六角、八角、亚形等式样。装饰上自由活泼,大方美观,趋于世俗,寓有吉祥富贵和向往仙山琼阁的审美观念,有凤凰、天鹅、鸳鸯、喜鹊、珍鸟、狮子、天马、白鹿、云龙、海兽、牡丹、莲荷、葡萄、花束以及嫦娥奔月、王子晋吹箫引风、仙人、月宫等珍禽异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无所不有,丰富多彩,斑斓瑰丽,正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景象。

  9、宋代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反映在铜镜工艺发展上又出现了一个高潮。由于铜的产量所限,宋朝铜禁比较严,加上铜镜的用量大,故而宋镜铸造得比较薄,合金工艺赶不上唐代。工艺上转向了对山水花鸟的自然界,这是宋代美术上山水花鸟画勃起的主要原因。我们所看到的宋镜的装饰题材中多为写生画的缠枝花草、鸟兽鱼虫、山水楼台、小桥流水人家以及陶醉在自然美中的“隐居”者。宋镜的特点,在镜的造型上多样,特别是带柄镜已大量出现。有的镜上铸有印记、铸镜作坊、年月、姓名和州县检查官记等,表明宋代不仅有官办铸镜作坊,而且民间铸镜作坊也很多。

  10、元明时代的铜镜沿用宋镜风格,不但没有发展而且趋于衰退,可以说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尾声。

  11、到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玻璃的普遍使用,铜镜就失去了实用价值,一般用于避邪,称为压胜镜,其艺术价值就谈不上了。

  香港宝华国际艺术品大型拍卖会,面向全球火热征集藏品中

  征集部: 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