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伯涛(1886到1962年),号黄山樵子,安徽歙县人。初学画从师于都阳画家张云山,后在景德镇专攻粉彩瓷绘,擅画翎毛花卉。其作品极富生活气息,且多标新立异。画风俊逸清新,别具一格。作品粉彩芙蓉翠鸟瓷板(图5),尺寸为39×26厘米,2010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10.3万元拍卖成交。题识“蓉花开放秋红艳,翠鸟飞飞任停之,仿新罗山人之法。古歙伯涛毕达并句”“涛”字钤印。
何许人(1882到1940年),别名花滋,安徽南陵人。他不但是景德镇陶瓷的高手,而且自己开设“红店”自产自销。曾在北京客居数年,扩大了自己的绘画视野和审美情趣。其作品结构紧凑,构图大方,用笔流畅。所绘《孤山放鹤》瓷板,尺寸41×27厘米,2006年十竹斋拍卖公司以24.2万元拍卖成交。该作品中的雪景,意境沉静、苍茫、空灵;树的枝叶穿插、前后层次、曲折走向十分生动。
下面是2020年王跃祖瓷板画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吴冠中 1995年作 手绘江南万---估价10.00到15.00万---成交价:RMB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4日
吴冠中 1995年作 手绘江南万---估价10.00到15.00万---成交价:RMB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4日
程意亭 春江水暖瓷板画---估价42.00到42.00万---成交价:RMB48.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5日
刘希任 粉彩姜太公钓鱼瓷板画---估价18.00到18.00万---成交价:RMB20.7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5日
王步 青花欢天喜地瓷板画 (四件---估价120.00到120.00万---成交价:RMB138.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5日
瓷板画---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AED36.75万---拍卖日期:2020年6月26日
吴冠中 1995年作 手绘江南万---估价10.00到15.00万---成交价:RMB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4日
下面是历年王跃祖瓷板画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乾隆 御制粉彩「龙马负图」瓷板---估价350.00到550.00万---成交价:RMB494.50万---拍卖日期:2016年6月6日
2010年作 张松茂 新粉彩《仙---估价300.00到400.00万---成交价:RMB494.50万---拍卖日期:2011年12月20日
民国 王琦、王大凡、刘雨岑、邓碧---估价780.00到980.00万---成交价:RMB977.50万---拍卖日期:2016年6月7日
王步 民国 青花人物故事瓷板 (---估价1000.00到1300.00万---成交价:RMB2932.50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15日
2011年 朱乐耕 红绿彩奔马图---估价400.00到600.00万---成交价:RMB1150.00万---拍卖日期:2012年6月6日
1936年作 何许人 粉彩“寒江---估价180.00到280.00万---成交价:RMB368.00万---拍卖日期:2012年6月5日
当代 张松茂 《胜地井冈山》---估价80.00到100.00万---成交价:RMB368.00万---拍卖日期:2011年6月7日
王跃祖瓷板画价格涨势高吗,刘雨岑(1904到1969年),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诚。斋名觉庵,别号澹湖鱼。安徽太平人,客居江西鄱阳。擅长花鸟,作品设色清雅,布局简洁,神形兼备,雅俗共赏。尤其是他创造的“洗染”技法极具特色。作品粉彩《大吉图》瓷板,尺寸为38×25厘米,2007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以17.6万元拍卖成交。该作品是刘雨岑擅长的粉彩雄鸡题材。图中的菊花,即采用“洗染”技法,先用玻璃白打底,再用黄彩去点,粉在下,黄在上,以水洗开,发色鲜艳。画面题款“壮公处长惠存,叶萼敬赠。戊寅嘉平月澹湖渔刘雨岑拟新罗山人大意于朱山之觉盦”。
2021年谁是王跃祖瓷板画收藏家,瓷板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非常流行,官僚、商贾之家把它悬挂在厅堂或书斋的墙壁上作为装饰。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
王跃祖瓷板画价值,明清两朝统治者高度重视景德镇陶瓷生产,集中大量人才和物力,保证了皇家官窑景德镇陶瓷的质量。但是,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皇家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影响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独特的创新能力,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桎梏。清朝后期,皇家御窑厂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古玩陶瓷艺术家则走上,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画派,名叫“月圆会”。月圆会中的王琦、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八位画师常常雅集于景德镇珠山,因此统称为“珠山八友”。后又将徐仲南、田鹤仙二人并入其中。但作为一个艺术团体,“珠山八友”的叫法并未改变,并一直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