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古月轩砚台怎么简单鉴定

时间:2020-11-29 07:02

  所谓体重而轻是指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比原来的感觉要轻些。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老坑砚石的确质地坚实而又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这些特点是因为老坑砚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

  扣之无声是说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所以敲击它时发出“笃笃”的木声,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缺少铿锵之声。久用锋芒不退其实就是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作用,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是因为老坑砚石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让一方砚台变得富于变化的,是原石上的各种高花纹。术语来讲就叫石品。

  下面是2020年古月轩砚台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汝窑三洗---估价500.00到500.00万---成交价:RMB671.67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官窑莲花洗---估价380.00到380.00万---成交价:JPY437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宋代 官窑四花口洗---估价6800.00到6800.00万---成交价:JPY828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汝窑三洗---估价500.00到500.00万---成交价:RMB671.67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下面是历年古月轩砚台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估价到万---成交价:NTD2亿832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30日

  宋 汝窑葵口洗 ---估价3000.00到3000.00万---成交价:HKD400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9月29日

  北宋 汝窑天青釉六方六洗---估价680.00到780.00万---成交价:RMB1900.00万---拍卖日期:2010年12月25日

  南宋 官窑青釉葵瓣洗---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HKD8135.10万---拍卖日期:2018年10月3日

  元 天青魁首--汝窑青釉洗(清凉---估价280.00到380.00万---成交价:RMB115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7月15日

  宋 哥窑叶式洗---估价800.00到800.00万---成交价:RMB1035.00万---拍卖日期:2018年8月30日

  明永乐 青花“龙凤呈祥”棱口洗---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HKD2638.38万---拍卖日期:2004年11月1日

  2020年古月轩砚台的鉴别方法,老坑端砚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160余名古砚收藏爱好者,携带上千方汉代至民国时期古砚台6月10日至11日聚首河北省清河县,在砚海中展开交流,细品历史。

  古月轩砚台特征,记者从中国清河第三届古砚论坛交流会上了解到,参加交流的古砚品类涵盖了洮河石砚、端砚、歙砚、澄泥砚等中国四大名砚,贯穿汉代至民国各历史时期,较为地展现了砚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交流会上还展出了部分现代雕刻名家的精品名作。

  古月轩砚台真品款识图片,在展出的古砚中,明代清仪阁铭荷砚、双兽戏水图金星大歙砚、抄手端砚、卧牛眉纹歙砚,清代光绪十四年金砖砚,吸引了众多收藏者与专家的眼球,砚台上精致的雕刻、清晰的纹理、栩栩如生的绘画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据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华慈祥介绍,这次展出的明清时代砚台,对于研究古代人文历史价值极高。

  古月轩砚台展览,来自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说,这1000余方古砚不仅反映了不同朝代砚台制作的精美技艺,也体现了中国砚文化的光辉历史。据史料记载,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來的,又称研。我国制造砚台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开始的砚台,是用颜料在上面涂,在石头上进行研磨。到春秋时期砚台基本成型,到汉代砚台基本被接受,并从此抛开研石自成一体,一直延续至现代。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