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春瓶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是器物美学发展史中代表性的造型。许多瓶类都是以这三种造型为母本,延伸创作出的。三种瓶型相比,玉壶春的造型为经典。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线更显女性阴柔的丰满与纤细,所以不少收藏家也习惯称之为“女性瓶”。玉壶春瓶尺寸较为矮小,“S”型的设计更能迎合人们抓取物品时的习惯,更适宜在手中把玩观赏。而明初大花大叶的潇洒风格与釉里红展现的奔放热烈更加凸显舞魅,红彩卷草纹装饰的喇叭型瓶口犹如带彩的双唇,倾吐胸中的躁动,给人以享受。故而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倍受收藏大家的垂涎。
下面是2020年釉里红方壶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缠枝莲纹碗---估价25.00到25.00万---成交价:EUR143.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明 明永乐款釉里红缠枝莲狮子纹压---估价35.00到35.00万---成交价:EUR212.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青花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估价60.00到60.00万---成交价:SGD80.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缠枝莲纹碗---估价25.00到25.00万---成交价:EUR143.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九龙纹将军罐---估价16.00到16.00万---成交价:SGD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豆---估价360.00到360.00万---成交价:RMB433.33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下面是历年釉里红方壶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抱月瓶---估价1200.00到1600.00万---成交价:RMB1380.00万---拍卖日期:2011年11月13日
明洪武 青花釉里红菱口碗---估价580.00到580.00万---成交价:RMB638.00万---拍卖日期:2008年10月26日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象耳---估价3亿0000.00到3亿0000.00万---成交价:HKD3亿2200.00万---拍卖日期:2016年6月12日
元 釉里红凤穿花卉纹梅瓶---估价1200.00到1200.00万---成交价:HKD1380.00万---拍卖日期:2016年6月12日
釉里红人物花口赏瓶---估价3800.00到3800.00万---成交价:RMB4320.00万---拍卖日期:2015年8月29日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图---估价300.00到500.00万---成交价:HKD1410.00万---拍卖日期:2009年4月11日
明洪武 釉里红如意云形缠枝牡丹菊---估价450.00到600.00万---成交价:RMB649.60万---拍卖日期:2010年8月29日
釉里红方壶值多少钱 为何价格如此之高,洪武一朝距今已经640余年,经过历史沧桑,能保存至今的洪武御窑瓷器自然价值不菲。与盘、碗等圆器相比,洪武御窑的琢器更为宝贵。而大规模引用釉下铜红彩作为御窑瓷器的主流更是为前世所不见,洪武一朝制作的成功典范开启了釉里红瓷器进入宫廷并得到珍视的先河。众所周知,釉里红是以铜为着色剂烧造的。由于铜分子的异常敏感与不稳定,釉下铜红彩极不容易烧成。烧造过程中不仅要有经准的火候控制,还要有特定的窑位以及充的氧化还原过程。在精密仪器尚不发达的古代要想得到一件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器,除了人为因素外,往往都祈福于“天时”的恩赐。“要想穷,烧铜红”、“千窑一宝”的描述就是的写照。历史上,很难找出几个朝代烧造釉里红瓷器成功几率高的。即便是清代康乾盛事,釉里红制品的色泽也是参差不一,时好时坏。故而,明清两代釉里红制品远远少于青花及其他装饰品种。“明知山有虎,偏向险中求”洪武官窑大量烧造釉里红瓷器,正好和朱元璋开天辟地、一反乾坤的帝王霸气所相符。与明代中后期“釉里红实难烧造,故改烧樊红彩替代”的作风相比,不难看出为何明王朝走向末路。虽然洪武御窑在烧制上极尽所能,但不理想的釉里红制品依然占了大多数。发色灰暗的釉里红可与青花败色相混淆,古有“驴肝马肺”之喻;而发色红艳时往往却又常伴大片“飞红”出现,导致混沌看不清纹饰轮廓。所以洪武釉里红瓷器少有在色泽上的成功之作。存世发色鲜艳且匀称的釉里红玉壶春瓶更是屈指可数,称其为“宝瓶”不为过。从标本和传世品统计,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所绘主题纹饰大致可分为缠枝类和折枝类两种,绘画题材为:
为何釉里红方壶能够卖出高价,洪武玉壶春瓶是历代玉壶春中造型为壮硕、霸气的。宽阔的腹径使得30多公分的高度显得更加敦实、稳重。而4毫米的口沿是其容易残损的致命要害。这种口小肚大的造型缺陷加上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使得传世的洪武玉壶春瓶还保存有口沿的相当少见。笔者将各大馆藏与70年代至今拍卖出现过的玉壶春作以统计,传世品近九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或瑕疵,瓶口有伤残的超过了95%。可谓:千金易得,瓶口难求。而完整无暇的更是凤毛麟角。8千万成交的这只牡丹纹洪武玉壶春瓶,就是一只口沿保存完整的“全品”。由于洪武时期御窑瓷的烧造尚在恢复阶段,薄胎大立件的成型对于胎土的要求极高。洪武官窑采用的是麻仓土做胎,由于麻仓土的颗粒较粗,易于蒸发水份。烧造时极容易造成胎、釉膨胀系数的不同步,导致成品胎体发糠、釉面开片,造成缺陷。器型不周正、窑裂等先天窑病也时常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器物上。笔者有幸上手对其仔细观摩,这只缔造神话的玉壶春瓶虽然口沿完整,器身也没有历经风雨所带来的硬伤,可美中不的是此瓶也有明显“塌肩”的状况,导致平稳摆放时两侧不对称,从瓶颈往上的部分歪向一侧。而在其腹部下方莲瓣处还有一道长约5公分的窑裂。可叹,世间多么美好的事物也会留有小小的遗憾。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进入拍卖会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十年代的伦敦苏富比拍卖公司。由于当时对元末明初一系列重要陶瓷的认识尚处于模糊状态,缺乏对年代的准确界定,所以拍卖价格非常低。藏家对于这些发色并不鲜艳可爱,画工朴拙而稍见粗旷的器物并没有予以太多关注。
本公司有着数年对釉里红方壶的运作经验,对釉里红方壶藏品出手、交易、初步估价有着丰富经验,从业经历渊远,从业经验丰富,为你的藏品提供终身交易服务。(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