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瓷器造型追求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致凝厚,如同堆脂。釉色多呈灰青、粉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质温润,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即所谓“润泽如酥”。哥窑器物通常釉层很厚,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显微镜下呈现“聚沫攒珠”的效果。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即指哥窑瓷器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是辨别真假哥窑瓷器的一个传统方法。
下面是2020年哥窑葵花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雍正 粉彩描金福寿八宝纹马蹄洗---估价9.50到9.50万---成交价:EUR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宋代 官窑四花口洗---估价6800.00到6800.00万---成交价:JPY828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清康熙 白釉仿定窑鱼藻纹折沿洗---估价10.00到15.00万---成交价:RMB11.50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20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清雍正 粉彩描金福寿八宝纹马蹄洗---估价9.50到9.50万---成交价:EUR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宋代 官窑四花口洗---估价6800.00到6800.00万---成交价:JPY828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下面是历年哥窑葵花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棱口洗---估价4000.00到6000.00万---成交价:HKD5106.00万---拍卖日期:2011年4月7日
清乾隆 御制古香书屋制青花缠枝莲---估价2200.00到3200.00万---成交价:RMB2530.00万---拍卖日期:2011年6月5日
元代 官窑青釉荷叶洗 (一件)---估价44.00到44.00万---成交价:USD2484.16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13日
元 哥窑倭角方洗---估价300.00到350.00万---成交价:RMB2645.00万---拍卖日期:2017年12月18日
宋代 汝窑洗---估价480.00到680.00万---成交价:HKD2185.00万---拍卖日期:2012年6月3日
宋代 汝窑青瓷洗---估价560.00到560.00万---成交价:RMB825.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1月9日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三洗---估价580.00到680.00万---成交价:RMB750.00万---拍卖日期:2010年12月25日
哥窑葵花洗图片及价格一览,仿哥窑始于永乐末年。据《皇明纪略》记载:明仁宗当太子时,曾令人成功地仿成哥窑器,但永乐仿哥窑器,至今未能找到传世品。台北故宫藏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青花瓷款的哥窑盘和碗,但是否为明仿,尚有争议。属成化款的仿哥窑器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均有收藏,其胎质细洁、白净致密,釉色有粉青和米黄两种,釉色滑润,光泽度很强,开片整齐。成化以后,明代仿哥窑器精品不多。清雍正唐英时,又恢复仿哥窑生产,制作精良,既有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的“金丝铁线”,也有单纯的大纹片或小纹片,釉色以深浅灰青居多,部分有“紫口铁”,其胎质较厚。乾隆以后继续仿烧,官窑多书本朝款。
哥窑葵花洗真品图片,大名鼎鼎的哥窑却不见宋代文献记载,直至元末,才有一个叫孔齐的人写过《静斋古玩直记》,上有“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一语。他的意思是告诫世人,当时有一种哥哥窑作品特别像古官窑器,“不可不细辨也”。由此可见宋以后的古董随时随地都可能有人作赝。吴方言中“官”、“哥”二字发音几近不分,所以也有人认为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官哥”乃同类作品。实际上许多宋官窑哥窑作品在各类图录中也叫得随意。较真的说法是官窑基本不开片或开大片,哥窑开大片或开小片;官窑以灰青色调为主,哥窑以奶黄色为主。哥窑由于烧造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出现釉面开片,俗称“碎瓷”,这一缺陷后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层次,遂让哥窑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自明清以来皇家及古玩推崇的对象。尤其宋哥窑,被藏家视为拱璧,拥有一件即可傲视同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