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哥窑始于永乐末年。据《皇明纪略》记载:明仁宗当太子时,曾令人成功地仿成哥窑器,但永乐仿哥窑器,至今未能找到传世品。台北故宫藏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青花瓷款的哥窑盘和碗,但是否为明仿,尚有争议。属成化款的仿哥窑器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均有收藏,其胎质细洁、白净致密,釉色有粉青和米黄两种,釉色滑润,光泽度很强,开片整齐。成化以后,明代仿哥窑器精品不多。清雍正唐英时,又恢复仿哥窑生产,制作精良,既有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的“金丝铁线”,也有单纯的大纹片或小纹片,釉色以深浅灰青居多,部分有“紫口铁”,其胎质较厚。乾隆以后继续仿烧,官窑多书本朝款。
下面是2020年哥窑葵花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明洪武 螢白釉暗刻龙纹折沿洗---估价5.00到8.00万---成交价:RMB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汝窑三洗---估价500.00到500.00万---成交价:RMB671.67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环耳---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RMB3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宋代 官窑四花口洗---估价6800.00到6800.00万---成交价:JPY828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汝窑三洗---估价500.00到500.00万---成交价:RMB671.67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官窑莲花洗---估价380.00到380.00万---成交价:JPY437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下面是历年哥窑葵花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代 粉彩松石绿地描金缠枝花卉海---估价680.00到680.00万---成交价:RMB99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1月9日
宋 汝窑葵口洗 ---估价3000.00到3000.00万---成交价:HKD400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9月29日
宋 汝窑三洗---估价1400.00到1800.00万---成交价:HKD1840.00万---拍卖日期:2010年4月25日
元代 官窑青釉荷叶洗 (一件)---估价44.00到44.00万---成交价:USD2484.16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13日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估价到万---成交价:NTD2亿832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6月30日
宋 哥窑叶式洗---估价800.00到800.00万---成交价:RMB1035.00万---拍卖日期:2018年8月30日
元/明初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洗---估价500.00到800.00万---成交价:HKD964.00万---拍卖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哥窑葵花洗交易有风险吗,大名鼎鼎的哥窑却不见宋代文献记载,直至元末,才有一个叫孔齐的人写过《静斋古玩直记》,上有“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一语。他的意思是告诫世人,当时有一种哥哥窑作品特别像古官窑器,“不可不细辨也”。由此可见宋以后的古董随时随地都可能有人作赝。吴方言中“官”、“哥”二字发音几近不分,所以也有人认为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官哥”乃同类作品。实际上许多宋官窑哥窑作品在各类图录中也叫得随意。较真的说法是官窑基本不开片或开大片,哥窑开大片或开小片;官窑以灰青色调为主,哥窑以奶黄色为主。哥窑由于烧造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出现釉面开片,俗称“碎瓷”,这一缺陷后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层次,遂让哥窑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自明清以来皇家及古玩推崇的对象。尤其宋哥窑,被藏家视为拱璧,拥有一件即可傲视同侪。
哥窑葵花洗真品图片,作为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轻重的地位,“金丝铁线”是它明显的特征。对于不了解哥窑的人来说,肯定无法想象出“金丝铁线”的具体模样,但如果换一种说法,您肯定就知道了——我们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茶叶蛋,剥开蛋壳,白色的蛋清上那清晰的、曲折纵横的铁色痕迹,就是“金丝铁线”的模样了,是不是很诱人?
哥窑葵花洗真虚分辨,据了解,哥窑的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其中小纹片为黄褐色,是为“金丝”;大纹片呈深褐色,是为“铁线”。“金丝铁线”就像是在一个洁白如玉的瓶体上罩上了一层网,又给人感觉瓶体好像要碎掉了,让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与众不同的龟裂纹正是哥窑的特色。
哥窑葵花洗-估价-私下交易-展览展销-请咨询本公司(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