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釉里红工艺得到发展,工艺技巧达到中国制瓷上的水平。绘画风格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由康熙时期的粗犷放达,用色用彩讲究浓艳强烈,从造型到装饰画面都由刚硬刺激转向用彩淡雅,色调温和。彼时的釉里红可以和青花一样运用自如地表现画意内容。
凡研究或藏玩元代至清初三朝期间官窑瓷器的同好者,皆知道“釉里红”精品珍罕,存世量甚少,烧制困难。“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首创的新品种,但要烧至红色均匀和鲜艳,绝不容易。它们必定用强还原焰一次烧成,温度奇高,呈色很难掌握。尤其是元代始创期,纹饰较简单,多数用浓笔涂抹,甚至仅能烧成一些如抽象画或变幻云彩的花斑;故偶有一两件烧成较精细的芭蕉纹或双凤纹,已算难能可贵。笔者只见过一件元末明初烧的“釉里红”龙纹器,造型虽然生动,但细部并不细致,而且部分呈黑红色,可能因为用作发色的铜元素过高,其属性不稳定,容易游离。
下面是2020年釉里红龙纹尊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豆---估价360.00到360.00万---成交价:RMB433.33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缠枝莲纹碗---估价25.00到25.00万---成交价:EUR143.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缠枝莲纹碗---估价25.00到25.00万---成交价:EUR143.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明宣德 釉里红凤纹蟋蟀罐---估价15.00到15.00万---成交价:EUR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估价4600.00到4600.00万---成交价:JPY55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估价4600.00到4600.00万---成交价:JPY55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下面是历年釉里红龙纹尊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串花双凤纹象耳---估价150.00到250.00万---成交价:RMB575.00万---拍卖日期:2011年5月22日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估价280.00到380.00万---成交价:RMB1045.00万---拍卖日期:2001年7月2日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小口瓶---估价880.00到880.00万---成交价:RMB950.40万---拍卖日期:2018年10月23日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玉壶春---估价120.00到180.00万---成交价:RMB506.00万---拍卖日期:2012年6月5日
清乾隆 釉里红双凤纹象耳方瓶---估价800.00到1200.00万---成交价:RMB1058.00万---拍卖日期:2011年11月14日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苹果尊---估价800.00到1200.00万---成交价:HKD920.00万---拍卖日期:2009年11月30日
元 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估价1亿3000.00到1亿3000.00万---成交价:HKD1亿4950.00万---拍卖日期:2013年10月27日
釉里红龙纹尊底款真假如何辨别,明代“釉里红”官窑瓷器甚少绘龙,多数绘连枝花卉,如牡丹、菊、莲等。反而到清代雍正与乾隆二朝,较多见“釉里红”器绘复杂的龙纹,“青花釉里红”亦如是。特别是乾隆时大型官窑器,辄见有盘飞绕的云海游龙,呈色也较稳定艳丽。雍正时的龙纹“釉里红”器(那时又称为“宝烧红”),多属小件。例如附图“釉里红”小酒杯,绘数条小云龙,纹饰清晰,色调亮丽;表面如轻描淡写,但细致精绝。
釉里红龙纹尊值钱吗,釉里红瓷器在近期拍卖市场连续创出新高。去年10月23日一件高22.8cm的清朝康熙釉里红团花摇铃尊在苏富比拍卖成交价为1318万人民币;去年11月4日一件高32.1cm的明朝洪武釉里红牡丹纹玉壶春瓶在德国纳高拍卖成交价折合人民币为202万元;去年12月12日,一件高32.6cm的明朝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在北京翰海拍卖成交价为418万元。今年,刚过不久的5月30日,一件高32cm的明朝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经过激烈竞拍,以7852万港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了明朝瓷器拍卖的纪录。
釉里红龙纹尊鉴定主要看哪几方面,自古以来,我国古玩常以红色代表富贵、吉庆、祥和,所以釉里红色泽自它诞生以来,一直为世人所追捧。玉壶春瓶为我国传统瓶式之一,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溜肩、鼓腹、浅圈,造型秀美丰满。这件“天价”玉壶春瓶的颈部饰有蕉叶纹,线条苍劲有力,瓶身装饰着四朵盛开怒放的牡丹花,枝叶相缠,看来浑厚、古朴、高雅、大方。
釉里红龙纹尊图片,釉里红是景德镇创烧于元代的一种釉下彩绘。初创阶段,由于技术和这种色彩在高温中的稳定性差及胎骨内含有杂质,所以不易得到成功之作。在同一件器物上,有的部位呈红色,而有的部位却呈灰黑色;有的露胎处往往显现红色或褐色斑点。这些特征在现代仿品中是没有的,所以成为我们今天鉴别时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