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以典雅肃穆的造型、纵横交错的开片纹(金丝铁线)、润泽如酥的胎釉(紫口铁)而,历来被藏家乃至皇权青睐,以致在明代还被捧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只要提到哥窑,有四个概念无法回避:一是清宫遗存哥窑器,现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和其他一些博物馆,它们独占鳌头、光鲜亮丽,如今似乎已成判断一件藏品是否为哥窑的“标准器”,业界给它们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称——“传世哥窑”,它们的窑址至今没找到或没明确,但明显不是龙泉地区烧制的;二是文献记载的哥窑,按文献描述的特征似乎是产于龙泉地区的龙泉黑胎青瓷,业界也创造了一个名称——“龙泉哥窑”,黑胎青瓷的窑址已在龙泉地区找到;三是一些哥窑瓷器,其釉色、造型与南宋官窑并无多大差别,很难判断它们到底属于哥窑还是官窑,把它们看成官窑也行、看成哥窑也未尝不可,当前业界把这类哥窑归为“官窑型”器;四是由于哥窑的典型特征——开片纹很漂亮,很受世人喜爱,历史上也曾被传得神乎其神,但事实上工艺并不复杂,因此在元、明、清三代有众多窑口争相仿造,尤其明、清两朝竟然有朝廷官窑奉旨仿造,有的达到以假乱真程度,当前业界把这类哥窑叫做“仿哥窑”或“哥窑型器”。在现代,各路专家学者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颇有见地、有的信口雌黄,更有的占据业界高位抱残守缺,对新发现的证据视而不见,固守陈词滥调,把“哥窑”的概念搞得模糊不清。所以,前文所说“复杂”二字,皆因哥窑而起。
下面是2020年粉青釉茶叶罐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宣统 粉青釉八卦纹琮式瓶---估价8.00到10.00万---成交价:RMB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5日
清代 乾隆豆青釉八卦纹琮式瓶---估价3800.00到3800.00万---成交价:JPY55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清宣统 粉青釉八卦纹琮式瓶---估价8.00到10.00万---成交价:RMB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5日
龙泉青釉铁锈斑花卉龙耳瓶---估价5.00到5.00万---成交价:RMB25.99万---拍卖日期:2020年6月14日
青釉双系瓶---估价380.00到380.00万---成交价:RMB411.67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清乾隆 粉青釉刻缠枝莲纹葫芦瓶---估价20.00到20.00万---成交价:EUR28.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清同治 粉青釉琮式瓶---估价12.00到15.00万---成交价:RMB28.75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20日
下面是历年粉青釉茶叶罐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宋 官窑青釉花觚---估价1亿1900.00到1亿1900.00万---成交价:JPY1亿8150.00万---拍卖日期:2019年9月3日
明十五世纪 龙泉窑青釉梅瓶---估价200.00到300.00万---成交价:HKD698.00万---拍卖日期:2010年12月1日
清雍正 粉青釉双龙耳贴花壶---估价1000.00到1500.00万---成交价:RMB4140.00万---拍卖日期:2017年12月18日
宋 汝窑青釉棒槌瓶---估价986.00到986.00万---成交价:JPY3300.00万---拍卖日期:2019年9月3日
元 青釉剔刻花卉莲瓣口葫芦执壶---估价150.00到200.00万---成交价:RMB3047.50万---拍卖日期:2019年6月5日
梅子青釉大吉瓶 (一对)---估价200.00到300.00万---成交价:RMB943.00万---拍卖日期:2019年12月6日
豆青釉鼓钉罐---估价670.00到670.00万---成交价:JPY9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粉青釉茶叶罐现在市场价值,龙泉窑不愧为我国青瓷窑,历史悠久,自五代之前建立,随着越窑衰败而兴起,参与过越王钱氏烧“贡瓷”进贡朝廷,也参与过南宋初期祭祀礼器(祭器)用瓷的烧造,曾一度成为中国出口瓷器的大户,烧造技艺精湛,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庞大的民窑群体,专门文献记载并不多。如果不是哥窑这个”网红“所带,龙泉窑名声也许还没这么响亮。
粉青釉茶叶罐估价,真实的历史往往被传说扭曲、带偏。我的论述也将从历史悠久的龙泉窑展开,把被章氏兄弟传说粉饰得面目全非的青瓷名窑——龙泉窑给大家介绍清楚,同时将哥窑、弟窑问题以及他们与龙泉窑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大家做个交代,力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被传说演绎得扑朔迷离的“历史”中,正本清源,还原青瓷名窑的历史真相。
粉青釉茶叶罐值多少钱,正式开讲之前,我还想从社会风气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来吐槽一下陶瓷界为什么有那么多复杂的问题。有人说,哥窑问题之所以复杂,仅仅因为窑址没有找到,如果”传世哥窑“窑址找到,问题、争议也就消失。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不对,造成诸如此类问题繁杂的根源是很深的,既有社会不良习气所扰,也有治学精神浮躁所致,还有封建传统思维束缚,说白了,陶瓷界本身存在的痼疾不少。就哥窑这个事情来说,即使窑址找到、眼前问题解决,也只能说标治好了,但本因还在,正所谓“治标不治本”。那么,造成哥窑等类似问题如此复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征集通知: 广大藏家朋友,本公司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买家客户的委托,特定意向征集粉青釉茶叶罐 ,要求品相完好必须保真,请藏家朋友相互转告,收藏有粉青釉茶叶罐的藏家尽快与我司人员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