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窑红是典型代表器型,有观音樽、油槌瓶、贯耳瓶、瓶、胆瓶、花觚、炉、洗、盒、高碗、墩式碗、盘等。小件器多为文具类。
绿郎窑:又称“绿哥瓷。它是和红釉并存的品种,与郎窑红的同类器相比,在胎、型、等方面基本一致,只是里外釉面均为青绿色,因而通常称其为绿郎窑。常见有天球瓶、胆式瓶、橄榄瓶、缸、杯、盂及四方、八方、菊辨、葵口的盘、碗等。这些器物里外釉面均为苹果青绿釉,器身开有细小片纹,口部或施白釉或施酱黄釉,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其中的橄榄式小瓶,釉面凝厚,玻璃质感很强,光亮莹澈,釉色较深,开有细碎的斜片纹,并映出五彩光泽,俗称其为“苍蝇翅”;此属绿郎窑中的上乘者。另一种釉面,因铜红釉的氧化还原程度不一,形成器里釉为红色,器外釉为浅绿色,类似绿郎窑的现象,此类被称为“反郎窑”。器型有水盛、渣斗等小型器皿。
下面是2020年釉里红墩式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估价4600.00到4600.00万---成交价:JPY55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明 明永乐款釉里红缠枝莲狮子纹压---估价35.00到35.00万---成交价:EUR212.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明宣德 釉里红凤纹蟋蟀罐---估价15.00到15.00万---成交价:EUR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青花釉里红梅瓶---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AED78.75万---拍卖日期:2020年6月26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下面是历年釉里红墩式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图---估价300.00到500.00万---成交价:HKD1410.00万---拍卖日期:2009年4月11日
元 青花釉里红骆驼塑像---估价1620.00到1620.00万---成交价:RMB1620.00万---拍卖日期:2017年5月28日
明宣德 釉里红三果模印龙纹盘---估价430.00到430.00万---成交价:HKD495.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2月16日
清乾隆 釉里红螭龙穿花双系小尊---估价800.00到1500.00万---成交价:RMB1725.00万---拍卖日期:2011年6月5日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估价1200.00到1200.00万---成交价:HKD200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4月28日
元代 青花釉里红浮雕折枝花卉纹玉---估价927.20到927.20万---成交价:HKD132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月31日
元代 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罐---估价580.00到580.00万---成交价:RMB590.00万---拍卖日期:2009年12月6日
釉里红墩式碗现今成交价格是多少,民国初年,绿郎窑与郎窑红一样受国内外的珍重,尤其是法国人常不惜重金搜求,因而仿制康熙郎窑各色釉之风甚为流行。后世仿制雍正或乾隆之后的哥釉器,施罩绿釉或再加彩,以充作绿郎窑的。如一些绿哥釉大小瓶、罐之类,其胎体、器型有的完全同于雍正哥釉器。尚忽视器型、易于被误认为是康熙绿郎窑,近代景德镇也有仿烧的黄口绿郎窑器,但釉面光亮,色调过于浓艳。
釉里红墩式碗好坏分辨,豇豆红——为康熙晚期出现的似豇豆颜色的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造型轻灵秀美而闻名于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豇豆红器釉质都很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色釉面,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程度而形成的天然绿色斑点。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釉色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略次者,釉色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匀的斑点。有的于器身或口沿边露出“缺陷美”的绿斑点,今称作“美人醉”或“美人霁”。色调再浅些的被称为“娃娃面”或“桃花片”,虽不如深者美艳,但也有幽雅娇嫩之态。再其次者,色调或者是是更浅,或者晦暗浑浊,名为“乳鼠皮”或“榆树皮”。至于器身呈灰黑不匀的“驴肝”或“马肺”色,与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类,则均为次品。上述各色阶的变化,都受窑火影响所致。
釉里红墩式碗市场价格及交易行情,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釉里红墩式碗真虚分辨,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充分展示了明朝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
釉里红墩式碗成交价格,釉里红墩式碗鉴定真虚,釉里红墩式碗出手咨询 请联系本公司(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