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流程:确认行程费用——联系客服人员——填写报名确认函——交费——领队联系。
朝圣:寻找祖师的足迹 增加自己的信心
佛旅网佛教旅游讯 朝圣就是生活中的修行,寻找祖师的足迹,增加自己的信念。通常有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又修行者为了表示求道的虔诚,常以跪拜﹝三步一拜﹞方式朝礼圣迹。
相传古印度即有‘巡礼’的习俗,‘巡礼’,就是指巡回礼拜佛、菩萨、祖师等之圣迹。在印度有巡礼八大灵塔的风气,在我国也有朝礼四大名山的习惯。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愿、行。
1.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2.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
3.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
4.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
学习四位菩萨:
1、观音菩萨那种大胸怀;
2、文殊菩萨那种大智慧;
3、地藏菩萨那种大愿心;
4、普贤菩萨那种大践行。
四位菩萨各自意味着:
一、观音菩萨:由于随时随地“悲悯众生,救苦救难”,因而意味着“大悲”。
观音菩萨之“大悲”,是指他的胸怀极为慈悲,即所谓“大慈大悲”。“慈”是“予乐”,即为众生带来快乐;“悲”是“拔苦”,即为众生解除痛苦;“大慈”是“无缘大慈”,即不分亲疏、不计恩怨地为一切众生带来快乐;“大悲”是“同体大悲”,即视众生与自己为一体,解除众生的痛苦就是解除自己的痛苦。
二、文殊菩萨:由于“智慧超群,洞悉般若”,因而意味着“大智”。
文殊菩萨之“大智”,是指他的智慧极高,悟透了“空有”、“因果”、“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等所有佛法,洞悉一切“般若”(佛法的最高智慧)。
三、地藏菩萨:由于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而意味着“大愿”。
地藏菩萨之“大愿”,是指他的愿心极大,要普度所有的众生(包括畜生、饿鬼、地狱道的一切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四、普贤菩萨:由于“难行能行,不辍不止”,因而意味着“大行”。
普贤菩萨之“大行”,是指他在实践佛法宏旨(普度众生)方面极为尽心尽力,再难也不中断、再苦也不停止。
四位菩萨是代表修行佛法的四项要求,即:
一、要像观音菩萨那样具备广阔的胸怀——无论是亲人、仇人、好人、坏人,都要一视同仁地为之解除痛苦、带去快乐,并且在这样做的时候还不要以菩萨自居,要不分彼此,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以众生的快乐为快乐;
二、要像文殊菩萨那样具有高度的智慧——努力领悟空有观、因果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所有佛法真谛(其中所蕴涵的哲理);
三、要像地藏菩萨那样立下宏大的愿心——修行佛法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四、要像普贤菩萨那样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永不懈怠地将佛法真谛用于实践,兢兢业业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三步一拜 从婆娑到净土
礼佛虽是拜在地下,但人格尊严从这礼拜中更升华,拜是与佛菩萨交流往来,与佛接心,让我们大家心中都有佛。佛拜在我们心中,眼所看到的世间,那一样东西不是佛;心中有佛,耳所听到的车声、人声,那一样不是如来说法的音声?这一拜心中有佛,自己的行住坐卧,那一样不是如佛的庄严威严。在朝山拜佛的修行中,要将自己的欢喜、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清净、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财富都拜出来。所以朝山的本意在朝见诸佛,而礼拜诸佛更是要用一种虔敬、清净的心来朝见。
朝山的心态:
1.感恩心-从第一点意义中,我们应以感恩心来朝山,因为对于佛陀和前贤的恩德,我们必须表达内心中深深的感激。从感恩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佛陀和前贤的伟大,以及他们的功绩,也才会知恩报恩。
2.惭愧心-从第二点意义中,生起惭愧心,想起自己「佛在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这怎不令人感慨与悲叹?
3.思齐心-从缅怀佛陀和前贤,我们生起了惭愧心,但这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产生另一股力量,不能让佛教衰微的现象继续下去,我们必须向前贤们看齐,实践「知恩报恩」的行为,秉承佛陀和前贤们的遗志及教法,使佛法发扬光大,流传到后世,使更多的众生因佛法的照亮而得到光明。
4.恭敬心-佛陀是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格,是我敬礼的0高典范,因此在朝山时,我应怀着虔敬的心去朝礼圣地。同时我们必须了解,恭敬心是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因为「佛法在恭敬中求」,亲近善知识也必须恭敬才能获益。
5.大信心-信心是学佛者进入佛门的根本,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我们要以深刻坚决的信心,信仰三宝的真实,三宝的功德、三宝的智慧,才能真正深入佛法,同时更应该坚信自己本具有成佛之可能性,将会成就无上佛道,既而救度一切众生。
6.菩提心-这是从追求佛道的决心中而发出的。菩提心即成就佛道之心愿,不发菩提心,无以成佛道,尤其佛道长远,非道心坚强难得成就。故应发菩提心、发长远心,追求佛道而永不退让。「朝山礼拜」是我们在佛道的修持历程中,一个让我们深深体会,以真正去瞻仰佛陀圣迹中,来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愿。
朝山的功德:
1.广结善缘-所谓朝山总以朝礼佛教名山圣地为前提,昔大陆四大名山(普陀、九华、五台、峨嵋)尽是朝山者的目标,因为法缘殊胜,此四大名山往往是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凡是朝山者,以其虔诚、恳切即感种种现瑞,事实上,朝山壮壮举是一种为法不计辛苦的表现。
2.消除业障-修行为何?当以消除业障,业障深重,若不经一番磨炼何得消除?因此,有许多人主张“苦行”,在苦行中,三步一拜的朝山方式,最为感人,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因此许多大德高僧於各种苦行中多采取朝山壮举。
3.折服我慢-礼佛一方面可消除业障,增加福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折服我慢,尤其三步一拜朝山的时候,不管有几双眼睛盯着你,而你仍然是五体投地,这时,试想我慢之心如何生起,时常朝山,便是时时消除我慢。我慢若除,世界宇宙还有什麽容不下的?其身心之自在与喜悦更非局外人所知。
4.考验道心-「修行」是一条艰巨的道路,若不能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话,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如何培养坚定的道心是要紧的事。朝山可以培养道念,当你从遥远的路迈向圣地时,如果途中经不起种种考验,如何能达到圣地呢?所以,朝山正是考验道心及毅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