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风电基础接地模块也叫接地降阻模块、长效非金属接地装置、非金属接地模块、低电阻接地模块。风电基础接地模块是一种以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它由导电性、稳定性较好的非金属矿物和电解物质组成,增大了接地体本身的散流面积,减小了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具有强吸湿保湿能力,使其周围附近的土壤电阻率降低,介电常数增大,层间接触电阻减小,耐腐蚀性增强,因而能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风电基础接地模块主要性能:
  1、耐腐蚀、无毒害、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
  2、能吸湿保湿、接地电阻低,要比相同尺寸的钢管接地体低22%~40%。
  3、大电流冲击后阻值不增大,也无变硬、发脆、断裂现象。
  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域接地,能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
  5、接地电阻受季节影响小,阻值能保持长期稳定。
  风电基础接地模块主要应用范围:
  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电信、移动、通信基站、微波中基站、地面卫星接收站、雷达站等工作接地、安全接地和防雷接地;贵重精密仪器、计算机机房设备、邮电程控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医疗设备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各种高层建筑及高大构筑物、名胜古建筑、高大纪念塔等防雷接地;石油输送管道及油气罐。
  二、风电基础接地模块工作原理:
  易燃易爆物质仓库防雷
  接地模块内置镀锌接地扁钢(钢管、圆钢、角钢),将其与被保护的地线连接时,金属接地体与大地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通过潮性作用,模块散流体随土壤结构层释放电解离子,而且由于接地模块具有很强保湿、吸湿性和稳定导电性,因此,金属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电阻将大大减小,从而充分发挥接地模块的降阻使用。
  本模块采用化学稳定非金属导体材料作为模块的导电介质,其导电性不受季节影响;能吸湿保湿、能保持与土壤有效接触,接地电阻低;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能有效降低地网接地电阻;耐大工频和冲击电流冲击,电阻稳定;耐腐蚀、无毒、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
  三、风电基础接地模块施工方法:
  1、风电基础接地模块可进行垂直埋置或水平埋置,埋置深度一般为0.8~1.0米。
  2、风电基础接地模块采用几个模块并联埋置时,模块间距不宜小于4.0米。如条件不允许,可适当减小,和此同时应减小计算模块用量时模块利用系数的取值。
  3、风电基础接地模块的极芯互相并联或和地线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要求用同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焊接长度应不小于80mm,不允许虚焊、漏焊。
  4、应在焊接处清除焊渣,涂上一层沥青或防腐漆,以防极芯腐蚀。
  5、坑槽回填应采用细粒土为填料,不得用碎砖等建筑垃圾做回填料,回填时应分层操作,填30公分料后,适量加水并夯实。再填料、加水和夯实,直至和地表齐平。
  6、吸湿72小时后,用地阻仪测量工频接地电阻。若未达到预期目标,应分析原因和采取弥补措施。
  7、在寒冷地区,模块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8用量计算
  根据地网土层的土壤电阻率,采用下式计算接地模块用量:
  水平埋置,单个模块接地电阻:
  Rj=0.068×[ρ÷(a×b)-2]
  并联后总接地电阻:Rnj=Rj/nη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
  a、b―接地模块的长、宽(m);
  Rj―单个模块接地电阻(Ω);
  Rnj―总接地电阻(Ω);
  n―接地模块个数;
  η―模块调整系数,一般取0.6―0.9。
  9包装运输
  风电基础接地模块采用木箱包装,每箱装两块,包装内采用泡沫衬垫来隔离模块与模块、模块与箱壁,适于用长途运输和搬运。
  风电基础接地模块、方型接地模块、石墨接地模块注意事项:
  贮存避免高温、曝晒。
  运输和安装时,应避免机械力或摔打等损伤模块。
  北方高寒地区,模块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