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上门旧书籍回收商家

名称:宝山区上门旧书籍回收商家

供应商:上海煜前实业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吨

地址:上海市区均可上门回收 随叫随到

手机:13816784992

联系人:杨先生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0477480

更新时间:2024-01-09

发布者IP:117.143.176.54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品牌:煜前实业
地址:上海
行业:回收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上海文城回收网收购旧书 红木旧家具 电瓶 物资 物品 旧货 废铜 废铁 电子产品 电脑 空调 办公废纸 旧衣服 仓库积压物资 等等
服务特点: 主要以收购上海范围内厂矿、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写字楼等单位的积压库存、闲置设备、废老物资等。

  宝山区上门旧书籍回收商家

  上海旧书回收,连环画回收,线装书回收,古代旧书籍回收,套装线装书回收小人书书回收,旧杂志回收 ,库存图书,二手书回收。为了能够再次使用、为了让买不起新书的书友能买的起、为了让一些难找的旧书重新流通起来。

  说到收藏旧书的知识,那真是太多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收藏旧书的知识,希望能帮到你。收藏的选择和意义旧书收藏,书籍的品相还行,当然是品相越好的旧书越好(总之向品相好的旧书靠齐!),因为品相太次的旧书其一市场上不被大家所喜爱,其二也不便于今后进一步收藏。当然那些稀世孤本就另当别论了。年代越久的旧书越值得收藏,打个比方,书摊上有两种一样的《水浒传》,一种是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本的,一种是清代贯华堂刻本,那么选择哪种收藏度?那当然是首选那个木刻啊。

  私人藏书在明代大为兴盛,明开国之初分封藩王,他们由于不掌权,再加上皇帝赏赐大量宋元留下的善本,故多位藩王热心于藏书活动,如周王朱和宁王朱权都珍藏有大量珍籍秘本,尤其朱五世孙朱睦桔了山东章丘李开先的藏书,在开封筑万卷堂,成为皇族中有名的藏书家。明代有名的藏书家有数百人,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也有十余家,尤其私家藏书楼的兴起,使得私家藏书更加规范化,的有宋濂的青萝山房,藏书8万卷以上,叶盛的竹堂,以藏有抄本著称,藏书22700卷。叶氏尤其的是他的一方藏书章,章文是: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高。子孙子,惟学,借非其人,亦不孝。范钦的天一阁,在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于家乡鄞县建天一阁藏书楼,藏书7万余卷。天一阁至今保存完好,为我国保存至今古老的藏书楼。明代其它的还有胡应麟的二酉山房,祁承邺的澹生堂、毛晋的汲古阁、钱谦益的绛云楼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何谓旧书?按照我的理解,通常不外乎两种:一是指出版时间久远的书籍,二是指书的品相新旧程度。喜新厌旧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同样,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喜欢看新书,而对旧书是对所谓过时的旧书往往不屑一顾,甚至弃之如敝履。应该说,喜欢读新书,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没有什么不对,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在知识不断更新、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但即便如此,也决不意味着就可以将旧书束之高阁,甚至一股脑儿扔到废品站。其实,旧书中不乏经典,而且出版时间越是久远的书籍,越是经典,越是受用。相比较而言,很多经典的旧书往往比那种被称之为“快餐”的新书更有味道,也更有价值。事实上,书越久非但不会贬值,反而还可能增值,一如考古,越古老越值钱。须知,经典的东西不会过时。一代伟人毛泽东就喜欢读旧书,读经典,他不仅读过二十四史等重要历史书籍,还读过很多外国名著。很多著作都是多次反复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就读了三遍。很多经典的书,不仅毛泽东自己爱读,而且还推荐给其他人看。据说,毛泽东就喜欢《何典》一书,在延安时期,他还曾两次寄书给在苏联求学的毛岸英和毛岸青。事实上,当自己读到一部好书,哪怕是旧书,如果能有知音共鸣一下,一如一个爱美的小姑娘穿了件新衣裳当即就找到了镜子,那种感觉实在太美了。也许有人会问,当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在加快,新书都读不过来,哪还有时间读旧书?这其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一方面,旧书和新书都是书,只要是有用的书,就是好书,都应该读;另一方面,很多人之所以只热衷于读新书,除了所谓的忙,没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浮躁心理在作怪罢了。对很多人来说,忙其实是一种借口。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应酬有时间,打牌有时间,就是读书没有时间。借用一句看似低俗但很形象的话说,“时间就像乳沟,挤一挤总是有的”。其实,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旧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正所谓:书到“旧”时方恨少。明乎此,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喜新而不厌旧”的读书观,在享受新书的同时,善待旧书,多读旧书,常诵经典,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