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文字的笔画、笔形。 宋陈恩《菁华》卷六:“ 杜 氏之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 宋苏轼《李房藏书记》:“自 秦 汉 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张浚书》:“ 宋 张魏公手书谒范文正公 祠一绝……字画甚拙,诗亦劣。
字画在古玩中属于特别娇贵的一类。其贵在于它是纯艺术品,一些名人字画更是稀世之宝。由于书画作品的材料都是纤维质的纸张和丝绢,在纸张制作或字画装裱中又加入有动物胶、淀粉、浆糊等酸性材料,这就使字画品遇到潮湿、光和热等,会发生霉变、虫蛀、褪色变黄、老化发脆。可见,掌握字画的保养,对收藏字画是非常有帮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古玩又称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票据、老旧家具、今古钱币、竹木根雕、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凡今天以前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玩,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茶余饭后,闲暇时节,或独自一人,或邀上三两知己好友,细细把玩品评,便可使人恍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遨游于岁月长河中。如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鉴别方法
(一)作品的时代风格
每一件书画作品都有其特有的时代风格,这是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以及物质条件紧密相关的.比如说,山水画在一开始时是不讲究比例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特征。因此,早期的山水画多摄取全形,而等到后来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在画幅中时,取景才开始向局部发展。
书法也是一样。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书写的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达等,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另外书札行款格式和书画件幅也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帮助。[4] (二)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个人风格通常要比时代风格具体得多,艺术家的思想、性格、审美观、习惯甚至使用的工具都各有特点。作画时的运笔、线条、构图、人物相貌等无不反映出作者的个人风格特征。尤其是鉴定近现代的作品,由干时代相近,个人风格则尤其重要。“熟记画家一百八,书法家九十八”说的就是要了解历史文化,熟记历代著名书画家的姓名、字、号、别号,以及他们的经历和他们字、画的特征的道理。
(三)辅助工具
征集范围
1.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及当代书画精品;
2.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3.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4.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