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简易房、临时活动房与岩棉板作为临时性建筑的核心构成,其拆除回收因结构轻便、材料特殊,形成了一套区别于传统建筑的高效处理模式。这类拆除作业既要保障快速周转的需求,又要实现材料的最大化再生,在临时建筑的生命周期闭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简易房拆除以 “快速拆解 + 分类回收” 为核心。这类建筑多采用砖木、轻钢骨架与复合板材搭建,拆除前无需复杂的结构评估,仅需排查电路安全即可作业。木质构件如脚手板、门框等,完好者经防腐处理后可用于农业大棚或临时仓储搭建,破损木材则粉碎为生物质燃料;轻钢骨架通过扳手等工具即可完成螺栓拆卸,除锈后可重新组装为新简易房,单吨钢材的再利用能耗仅为新材的 30%。值得注意的是,简易房的塑料窗、PVC 管道等部件,需与金属、木材严格分离,塑料经造粒后可用于生产排水管材,实现 “拆除即再生” 的快速循环。
临时活动房的拆除凸显 “模块化复用” 优势。作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临时建筑,活动房的屋面、墙面、框架均可实现无损拆卸。拆除时按 “组件编号 — 分类堆放 — 防护包装” 流程操作:屋面岩棉夹芯板通过专用吸盘工具整体取下,避免板材变形;墙面的 EPS 夹芯板按块拆解,编号记录朝向与位置,便于二次组装时精准匹配;钢结构框架的连接节点经润滑处理后,螺栓复用率可达 90% 以上。完整回收的活动房组件,重新组装后可保持原性能的 85% 以上,特别适合应急安置、展会临时展厅等短期使用场景,单平方米拆除再利用成本较新建降低 60%。
岩棉板的单独拆除需注重 “安全防护 + 材料保全”。作为保温防火的核心材料,岩棉板在拆除时易产生纤维粉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面具与防护服,采用湿法切割减少扬尘。附着在墙体的岩棉板需先剥离金属面板,纯净岩棉经压缩打包后,可作为防火墙填充材料或隔音屏障原料;受潮的岩棉板则需干燥处理,去除水分后用于路基保温层。与金属面板复合的岩棉板,通过机械分离后,金属部分进入熔炼流程,岩棉纤维的回收率可达 80%,避免了传统填埋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类拆除作业的环保控制各有侧重。简易房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中,砖瓦碎片可作为路基填充料,避免占用填埋空间;临时活动房拆除现场需设置雨水收集沟,防止夹芯板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渗入土壤。岩棉板拆除后的纤维粉尘,需通过高效吸尘器收集,经密封包装后交由专业机构处理,防止纤维扩散引发呼吸道疾病。此外,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胶、密封剂等化学品,需单独存放并委托危废处理单位处置,杜绝环境污染风险。
当前,这类轻质建筑拆除正朝着 “标准化 + 工具化” 升级。行业已形成《临时建筑拆除技术规程》,规范组件拆解的操作步骤;专用拆除工具如夹芯板分离机、轻钢骨架拆卸器的应用,使作业效率提升 50% 以上。部分企业建立临时建筑组件共享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活动房部件的租赁与流转,进一步延长材料使用寿命。这种模式不仅让岩棉板的回收利用率提升至 75%,更使临时活动房的循环使用次数从 3 次提升至 5 次以上,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了轻量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