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水蛭作为一种祛病的良药。
水蛭作为中药始记于《神农本草经》中。此后各朝代对水蛭的医用都有不同的记载。
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把水蛭称为“马蜞”或“歧”。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对水蛭有详细的记载:“水蛭名歧、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气味咸、苦,性平,有毒。
主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利水道。咂赤白游疹及痈肿毒肿等。”唐代之后的本草中还有草蛭、石蛭、泥蛭;马蟥、马鳖、红蛭、蚂蟥蛭等别名。
所有这些名字,都是水蛭的俗称,在养殖或使昍药用水蛭时应提倡使用其学名或中文名,以免发生错误。
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述,如《本草衍义》、《本草拾遗》、《汤液本草》、《本草经疏》、《本草汇言》、《本草一百种录》等都记载了它的医药作用。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有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