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6 19:41
三孔布是中国古钱币的一种。战国晚期,赵国,青铜,由圆足布演化之别种,首与两足部各有一小圆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铢”“两纪重。首开“铢”.“两”纪重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大。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到现在位置国内藏数10枚,属于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面文多位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铢”计重。大布通长5.5厘米,重8克上校,背文“十二铢”即半两。大小布值恰好为2:1.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北九门,文雁乡,相,阿等…
马未都老师说过:
有关三孔币最早的记载,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此枚“下邲阳”背“十七两”三孔布首度著录,出现于张廷济《古泉拓本》,张氏手批“形质古朴,其字亦古雅可宝”。
由于三孔币的形制和圆首圆肩圆足布相似,但在首部及两足穿孔,故习称为三孔布,其铸造国别有赵国、秦国、中山国三说,铸行年代也有公元前4世
纪、3世纪的争议,分歧较大。自清中期始入谱录后,无论残、全均被视为珍品,但藏品大多流散海外。目前所知收藏三孔布最富者为日本银行,国内除少数公立博
物馆外,私人收藏寥寥无几。
据悉,此次在天都上拍的三孔布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完美,通体老坑传世古色,为先秦货币中著名珍品。此币由清嘉道间金石学家张廷济、近代收藏家张叔驯递藏,拓本见载于几乎所有古钱币重要著作,极为珍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10年春拍中,曾有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过近40轮激烈竞价后,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此次香港天都再拍三孔布,市场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此币名为:安阳三孔布
重
9.5g 价格300万人民币
款式风格:十二铢
专家点评:此布币铸造精工,品相端美。现在市场上极其少见属于古币中的珍品。
温岭御藏阁博物馆面向广大群众征集古董古玩了!!!
古玩古董大型交易会火热征集中,具体征集如下:
1、中国书画:历代著名画家及近现代名人绘画精品;
2、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3、翡翠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4、杂项精品:历代文房用品、奇石、紫砂、印章、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流程:(欲想出手者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二天之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