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通知:
广大藏家朋友,御藏阁私人博物馆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买家客户的委托,特定意向征集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 ,要求品相完好必须保真,请藏家朋友相互转告,收藏有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的藏家尽快与我司人员取得联系。
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很多收藏者也成了“冤大头”,但是真正的袁大头市场极为少见.特别是十年的袁大头.正面:“造”字是撇点告(八、九年的“造”字是竖点告),国字第二笔不带勾,肩章的框和杠是粗线条与其它年号的肩章明显不同,袁像前襟处均缺一小内齿。背面:与“壹”字下一横平行的一颗禾粒是直粗芒或弯粗芒,提勾圆,嘉禾局部浅打,以右中部明显,一些禾粒若现若隐,使嘉禾显得稀松。
1914年,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俗称"袁大头"的银元问世。1949年前,由发行的近千种银币中,"袁大头"独占发行量、存世量多两项头衔。
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如何鉴定真假,真的值钱吗
"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民国3年版的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民国10年版的为"中华民国*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
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交价:RMB2,000,000---成交日期:2015-08-29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十年造--成交价:RMB1,140,000---成交日期:2014-07-17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交价:RMB2,000,000---成交日期:2015-08-29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十年造--成交价:RMB1,140,000---成交日期:2014-07-17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十年造--成交价:RMB1,160,000---成交日期:2015-12-21
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元签字版银--成交价:RMB1,111,500---成交日期:2015-03-29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银币-------成交价:RMB1,180,000---成交日期:2014-12-19
清、民国北洋三十四年、民国--成交价:RMB1,112,300---成交日期:2014-06-29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交价:RMB2,000,000---成交日期:2015-08-29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交价:RMB2,000,000---成交日期:2015-08-29
袁大头中华民国元年至十年---成交价:RMB3,000,000---成交日期:2014-12-28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十年造--成交价:RMB1,140,000---成交日期:2014-07-17
清、民国北洋三十四年、民国--成交价:RMB1,112,300---成交日期:2014-06-29
民国银元袁大头(三、八、九--成交价:RMB1,115,000---成交日期:2014-01-05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十年造--成交价:RMB1,140,000---成交日期:2014-07-17
清、民国北洋三十四年、民国--成交价:RMB1,112,300---成交日期:2014-06-29
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2016下半年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针对近几年来钱币的市场行情,“相比近两年不断低迷的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今年钱币拍卖显然要活跃很多,各板块精品迭出,精彩依旧,珍稀钱币成交价稳步提高,尤其是明清民国钱币异军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古玩藏家青睐,成为钱币拍卖市场一个新的热点。”
今年4月份,浙江的朱先生带来一枚袁大头来到上海,朱先生的这枚钱币乃是家里老人留下来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价值,特意不远万里送来公司看看,经过公司专家老师评估和鉴定,这是枚非常稀有的中华民国十年的袁大头,目前发现的不超过十枚,现在袁大头在市面上极其多见,但大部分都是品,并不多。
御藏阁私人博物馆,简称御藏阁,品牌创建于二零零八年奥运兴办之际, 御藏阁投资20个亿于浙江温岭打造文化艺术产业园,占地300亩,艺术办公面积12000㎡。御藏阁现下;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珠宝礼品馆、国石馆、佛教文化中心、茶酒文化中心、龙泉青瓷馆、良渚文化馆。主要交易古玩艺术品,现已收藏有数百件各式各样各朝各代的藏品。在创建时有它的特殊含义:“御上佳品,鼎盛中华,藏世于阁。”公司创建之初建设了海边明珠以佛法,茶道,香经,龙泉,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东南亚海外香港收藏协会等众多会员团体支持。
御藏阁私人博物馆在创建时有它的特殊含义:“御上佳品,鼎盛中华,藏世于阁。”本馆创建之初建设了海边明珠以佛法,茶道,香经,龙泉,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东南亚海外香港收藏协会等众多会员团体支持。逐渐发展成泛江浙一带乃至华东地区艺术品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