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洪州窑究竟在何处,陆羽没有说明,故一直困扰着人们。1977年考古工作者终于在南昌市南约30公里处丰城市曲江镇的寺前山发现洪州窑,引起轰动。著名古陶瓷学者冯先铭肯定了这个结论。洪州窑分布在丰城所属的曲江等5个镇的18个自然村,绵延约25公里,其中寺前山中心窑场群最宽处达1公里。此地唐代属洪州,故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先生向笔者介绍:“洪州窑遗址新近发掘发现的公元一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东汉、三国和西晋)一批窑炉和青瓷器证实,江西丰城一带的这批窑炉群,应是中国瓷器烧造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出土的一批西晋(公元265-316年)匣钵及瓷器珍品,又将窑炉使用匣钵装烧技术,从公元五世纪(南朝)推前至公元三世纪(西晋),使用匣钵装烧是中国陶瓷烧制史上的一大技术创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洪州窑在成型技术上广泛运用拉坯技法。壶、罐、钵、碗、盏、杯、盘等,器壁厚薄均匀,坯体旋削规整,在胎形、釉汁和釉层装饰上均有长足的发展。洪州窑采用旋削、压印、刻划、堆贴、镂空等多种成型和装饰技法,纹样线条清晰,塑像造型生动。在刻划纹饰上,通常有莲瓣纹、蓖纹、水波纹和弦纹等,其中以莲瓣纹最多,一直延续至隋唐。莲瓣可分为单瓣、重瓣、仰覆瓣和凹凸瓣等,其中瓣尖又有“∧”“⌒”或“⌒”三种形状之分,而“⌒”形瓣采用单线或双线勾划。模印有重圈、梅花、蔷薇、柏树和宝相花等图案,可谓丰富多彩。
运用堆塑技法的器物常见有夔龙把手鸡头壶、狮形水盂和各式圆形兽足砚。其中一只砚的侧面贴附两突起水盂,底塑20只等距离兽足,塑造精美,造型奇特,古朴实用,釉汗莹亮,堪称唐代洪州窑青瓷器中之上品。
藏品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海派画家及当代书画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古典家俱、金银器等;
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