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食品包装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其基本构成遵循美学定义,分为色、形、文字、数字四方面,上述四方面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统一,只有同时将这四方面的设计需求,才能称得上一个优秀的食品包装设计能。
一、色
色彩同语言一样有传达信息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多种多样的详细说明不如看一看实物。大量的实验证明,色彩对人的味觉有极强的诱导作用。人们在选购食品时,色彩起着重要作用。
不难看出,色彩会引起人们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反映。色彩给人的反映是本能的、直接的、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色彩的无意识反映,如赤色使人们自然地想到血、生命等。白即昼、黑即夜,这类反映的是色彩的共通点。另一种是有意识的反映,如流行色,今年流行淡蓝色,明年预定为黄色等,有意识地使人们认可。对设计者来说,在设计中就需要将两者经思索后有机融合起来。
此外,色彩有时会同时具有两种意义,即色彩同时具有肯定与否定、美与恶的意义,有时其给人的印象(反映)还受国家、风俗、宗教、历史的影响,即色彩有社会的意义。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变化,还将赋予色彩新的意义。
综上可见,对食品包装设计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最适合消费者的色彩,并设计出推动消费的色彩。
二、形
形与色同样有信息传达能力。形除了二维空间(平面的),如图案、画、照片等外,还有三维空间(立体的),如容器、外箱等。形有多种多样,形与色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反映,食品包装在重视外部(包装)的同时也应重视内部(食品本身)的形状,尽量追求内外的和谐与统一。
作为设计者应重视食品包装内外形的关系,充分考虑食品自身的特点。设计要做到既美观大方又方便、卫生、安全、环保,让消费者在品尝食品前先欣赏食品的包装,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被吸引、被感动,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和品尝欲望。
三、文字
文字是传达信息的基本元素。文字在食品包装中多用于食品的名称,但其除了解答说明等外,还能同色彩一样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联想,引起心里的反应。比如“大海”、“夕阳”,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文字就会联想到海水的颜色、天空的色彩,这一共通的印象是文字对个人经验的唤起。由于人与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因而对文字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文字运用在包装设计中比色、形有更大的难度。另外,对色彩和形状的识别是人本能的,但文字的识别却需要通过学习获得,而且,不同的地区、国家文字也不同。因此,没有特征的文字很难被人们记忆。为了减少记忆量,强调食品名称,有许多食品采用了略称,即用头一个字来略称商品,如:麦当劳的“M”等,这是设计者可借鉴的。食品包装设计除了对文字字体的考究外,还应在发音上进行斟酌,尽量选用易发音、易记忆的文字。
文字是随人类的进步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食品包装设计者应了解文字的特点,设计出有时代气息、受消费者欢迎的包装设计。
四、数字
数字是没有国界的,且能准确地传达信息。现代社会数字应用很广泛,除了数学的表示外,如黄金分割等的使用也更加深了数字的意义。数字有两面性,即具体数量的一面和不可思议的神秘的一面。如像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黄金分割等,除了让人们知道自然数外还能产生联想。数字虽然比色、形、文字的认知慢,但其特殊的字体、书写的简便和无国界,使数字比色、形、文字更具有典型性。
作为食品包装设计者,应充分利用数字的特点――让消费者对设计者的设计产生兴趣,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印象,进而喜爱这样的设计。
通过以上对色、形、文字、数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食品包装设计者应在科学与艺术理论的指导下,深入了解食品包装的功能性,了解各种包装材料,重视发挥色、形、文字、数字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努力创造、设计出既有品牌意识,又美观大方、方便实用,并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