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到桐庐物流

名称:石家庄到桐庐物流

供应商:石家庄大通物流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三环与裕翔街交口安邦物流园A区29号

手机:13313035102

联系人:曹先生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73598511

更新时间:2015-04-21

发布者IP:27.184.55.16

详细说明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斜贯县境,地处钱塘江中游,桐庐县经济总量长年位居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也是钱塘江中游(南峰~中埠)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桐庐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州府。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时感慨于这片土地的奇山异水,赞之为“潇洒桐庐”,并写下了传世名篇《潇洒桐庐郡·十咏》。

  快递业是桐庐县的重要产业,被誉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2006年,在第十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上获悉,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

  中文名称

  桐庐

  外文名称

  Don Lu(本地吴语拼音)、Tóng Lú(汉语拼音)、Tung Lu(威妥玛式) 

  别    名

  画城、莲城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浙江·杭州

  下辖地区

  4个街道、6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

  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电话区号

  0571

  邮政区码

  3115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西北部

  面    积

  1825平方千米

  人    口

  40.25万(2010年)

  方    言

  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桐庐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江南古村落群、巴比松度假庄园等

  火车站

  杭黄客运专线桐庐站(筹建)

  车牌代码

  浙A

  行政代码

  330122

  高    校

  浙江工商大学分校

  特    产

  蜂蜜 黄花菜 蚕 百江板栗 金银花

  目录

  1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

  ▪ 地貌

  ▪ 气候

  2历史沿革

  3行政区划

  4人口民族

  5经济

  ▪ 概况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重大产业平台

  ▪ 其他经济

  6社会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体育

  ▪ 传媒

  ▪ 文化

  ▪ 人民生活

  ▪ 社会保障

  7城市建设

  ▪ 市政建设

  ▪ 城市绿化

  8旅游

  ▪ 景点

  ▪ 特产

  9方言

  10著名人物

  11所获荣誉

  1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shadow

  拍摄日期: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桐庐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o35ˊ~30o05ˊ和东经119o10ˊ~119o58ˊ之间;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东20公里(径距,下同)至牛峰岭界富阳,南19公里至羊峤顶界建德,西39公里至太阳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陈家山界富阳;东南27公里至火烧湾顶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德,东北16公里至横山埠界富阳,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临安。[1] 

  地貌

  桐庐县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峙,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富春江由南而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富春江。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在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86.3%,平原、水域占13.7%。[2] 

  气候

  桐庐市区

  桐庐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一年四季光、温、水基本同步增减,配合良好,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年平均29天;极端最低气温—9.5℃,极端最低气温≤0℃的冰冻天气年平均31天。年平均雨日16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52毫米,年际间差异较大,1月~6月逐月递增,7月~8月起逐月递减,3月~9月雨量均在130毫米以上,最多的6月为梅雨期,降水集中,月平均雨量248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79%,年际间变化较小,在76%~81%之间。无霜期258天。桐庐每年都会出现灾害性天气,影响比较严重的有:涝、旱、风、雷、雹、雪、冰冻等。

  2历史沿革编辑

  桐庐析出自吴郡富春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州、县同城),桐庐自此升为州府。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桐庐建县后,属吴郡,历两晋不变,至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唐郡。仁寿二年(602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桐庐属之。

  唐光化三年(900年)桐庐属杭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复属两浙西路睦州。

  元代,桐庐、分水属建德路。

  明、清时两县属严州府。

  辛亥革命后,桐、分两县属金华道。

  民国25年(1936年)属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区,民国29年桐庐、分水属第一专区,民国32年划桐庐入第十一专区,民国35年分水入第十一专区;民国37年4月,两县都属第四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分两县属建德专区(初称第四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