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B197 C17200
B197 C17200化学成份
(只供参考)铍Be
1.90-2.15钴Co
0.35-0.65镍Ni
0.20-0.25铜Cu
余量硅Si
<0.15铁Fe
<0.15铝Al
<0.15
比较标准:ASTM B197 C17200
用途注塑模具及高压吹塑模,模具镶块 ,快速冷却,铝合金模具镶块,增加强度、
耐磨性及缩短注塑周期,热流道喷嘴,电极及冲头材料,不受磁模具、无磁工具,
高导热轴承,可制作表面精度很高的镜面。
-------------------------------------------------------------
B197 C17200 化学成分:锌(Zn)余量,铅(Pb)2.4~3.0,铝(Al)≤0.5,铁(Fe)≤0.001锑(Sb)≤0.005,磷(P)≤0.01,铋(Bi)≤0.002,铜(Cu)62.0~65.0,杂质总和%≤0.001力学性能: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N/mm2)≥510≥490≥451≥412延伸率§10(%)ELONGATION≥2≥5≥8≥10弹簧钢是指由于在淬火和回火状态下的弹性,而专门用于制造弹簧和弹性元件的钢钢的弹性取决于其弹性变形的能力,即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弹性变形的能力使其承受一定的载荷,在载荷去除之后不出现yongu变形弹簧钢应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是弹性限、强度限、屈强比)、抗弹减性能(即抗弹性减退性能,又称抗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耐热、耐低温、kang yang hua、耐腐蚀等)。
-------------------------------------------------------------
B197 C17200
B197 C17200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
B197 C172001.碳是一种较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力是镍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蚀的不锈钢中,因为在焊接后它会造成敏化腐蚀和随后的晶间腐蚀问题。
B197 C172002.氮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也是镍的30倍,但是它是气体,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问题,只能在不锈钢中添加数量有限的氮。
B197 C172003.添加锰和铜会造成炼钢过程中耐火生命减少和焊接的问题。;
B197 C17200从这个等式中也可以看出:
B197 C172001.添加锰对于形成奥氏体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锰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锈钢中,而氮正是一种非常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锈钢中,正是用足够的锰和氮来代替镍形成的奥氏体结构,镍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锰和氮数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锈钢中,只含有4. 5%的镍,同时含有0.25%的氮。由镍等式可知这些氮在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上相当于7.5%的镍,所以同样可以形成奥氏体结构。这也是200系列不锈钢的形成原理。
B197 C172002.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锻件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
B197 C172003.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