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900不锈钢的厂家

名称:S32900不锈钢的厂家

供应商:上海威励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50/kg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砖公路600号

手机:13661845828

联系人:唐国芳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931694

更新时间:2025-08-11

发布者IP:114.92.93.193

详细说明

  S32900不锈钢弹簧丝

  公司常年经营S32900 :不锈钢管、不锈钢无缝管、不锈钢焊管、不锈钢毛细管、不锈钢光亮管、不锈钢精密管、卫生级不锈钢管、双相不锈钢管、超级不锈钢管、特种不锈钢管、不锈钢锅炉管换热器管等钢管及管件产品。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创新求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诚实兴业”的合作共赢的经营宗旨。“创新求发展”这一朴素的经营理念。

  EN SS329

  牌 号:SS329

  各国标准:UNS 美标: S32900 W. Nr./EN 欧标: SS329 GB/T 0Cr26Ni5Mo2 ID F904L AISI/ASTM 329 JIS SUS329

  合作厂商:OUTOKUMPU(奥托坤普)、AVESTA(阿威斯塔、美国哈氏合金、美国SMC、美国冶联ATI、德国蒂森克虏伯VDM、Mannex、德镍、瑞典山特维克、日本冶金、新日铁等品牌

  化学成分:

  合金%镍铬钼碳锰硅硫磷

  小3231

  大62830.08110.030.035

  SS329不锈钢是欧洲牌号欧洲标准,相当于我国022Cr25Ni6Mo2N牌号,SS329是日本牌号,美国标准ASTM A959-01中的S31200牌号。

  根据国家标准GB/T 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标准附表B.1序号第73号,SS329为欧洲标准EN10088.1-1995、EN10095-1999和国际标准ISO/Ts15510:2003、ISO4955:2005中的X3CrNiMoN27-5-2牌号,美国标准ASTM A959-01中的S31200牌号。SS329不锈钢化学成分如下:

  C :≤0.08

  硅 Si:≤1.00

  锰 Mn:≤2.5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23.00~28.00

  镍 Ni:3.00~6.00

  钼 Mo:1.00~3.00

  SS329不锈钢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59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390

  伸长率 δ5 (%):≥18

  断面收缩率 ψ (%):≥40

  硬度 :≤277HB;≤29HRB;≤292HV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固溶1010~1150℃快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奥氏体-铁素体型。

  双相不锈钢SS329是欧洲牌号欧洲标准,相当于我国022Cr25Ni6Mo2N牌号,SS329是日本牌号,美国标准ASTM A959-01中的S31200牌号。

  双相不锈钢SS329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59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390

  伸长率 δ5 (%):≥18

  断面收缩率 ψ (%):≥40

  硬度 :≤277HB;≤29HRB;≤292HV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固溶1010~1150℃快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奥氏体-铁素体型。

  交货状态: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S32900 不锈钢的发明是冶金shi上的一项重大成就。20世纪初,吉耶(L.B.Guillet)于1904~1906年和波特万(A.M.Portevin)于1909~1911年在法国;吉森(W.Giesen)于1907~1909年在英国发现了铁-铬和铁-铬-镍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蒙纳尔茨(P.Monnartz)于1908~1911年在德国提出了不锈性和钝化理论的许多观点。工业用不锈钢的发明者:含Cr12~13%的马氏体不锈钢是布里尔利(H.Brearley)1912~1913年在英国;含Cr14~16%,C0.07~0.15%的铁素体不锈钢是丹齐曾 (C.Dantsizen)1911~1914年在美国;含C<1%,Cr15~40%,Ni<20%的奥氏体不锈钢是毛雷尔 (E.Maurer)和施特劳斯(B.Strauss)1912~1914年在德国。在此基础上随后又发展了zhuming的“18-8”不锈钢(C~0.1%,Cr~18%,Ni~8%)。在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三大类型不锈钢相继出现后,30年代又发明了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40年代至50年代,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和节约镍的Cr-Mn-Ni-N等不锈钢以及含碳量低于 0.03%的超低碳不锈钢也开始生产。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马氏体时效不锈钢,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plasticity,见形变热处理)不锈钢和碳,dan总量低于150ppm的高纯铁素体不锈钢。70年代末,世界不锈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一些国家不锈钢产量约占其总钢产量的1%左右。中国于1952年开始大量试制和生产不锈钢,至70年代已有45个定型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