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Cr12Ni4Mn5Mo3Al不锈钢的轧板

名称:0Cr12Ni4Mn5Mo3Al不锈钢的轧板

供应商:上海威励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50/kg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砖公路600号

手机:13661845828

联系人:唐国芳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850216

更新时间:2025-08-05

发布者IP:114.92.93.193

详细说明

  0Cr12Ni4Mn5Mo3Al

  0Cr12Ni4Mn5Mo3Al为节镍型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是介于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与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它既具有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超高强度,又具有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高韧性。正因如此,某飞机上要求高压力、高密封性、疲劳强度高、防腐能力强的高压无扩口导管采用此钢制造,这在国内飞机上尚无前例。

  PRODUCT PARAMETERS

  产品参数

  化学成分

  成分CSiMnPSNiCrAlMo

  The most小值--4.4--4110.52.7

  The most大值0.090.35.30.0350.02551213.3

  0Cr12Ni4Mn5Mo3Al以上分类仅是按钢的基体组织分的,工业中应用的不锈钢的组织除了上面讲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外,还有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等过渡型的复相不锈钢,以及具有马氏体—碳化物组织的沉淀硬化不锈钢。 2-1.铁素体钢 含铬大于14%的低碳铬不锈钢,含铬大干27%的任何含碳量的铬不锈钢,以及在上述成分基础上再添加有钼、钛、铌、硅、铝、钨、钒等元素的不锈钢,化学成分中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占jue对优势,基体组织为铁素。这类钢在淬火(固溶)状态下的组织为铁素体,退火及时效状态的组织中则可见到少量碳化物及金属间化合物。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kangyanghua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kangyanghua钢使用。 2-2.铁素体—马氏体钢 这类钢在高温时为y+a(或δ)两相状态,快冷时发生y-M转变,铁素体仍被保留,常温组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由于成分及加热温度的不同,组织中的铁素体量可在百分之几至几十的范围内变化。0Crl3钢,lCrl3钢,铬偏上限而碳偏下限的2Cr13钢,Cr17Ni2钢,Cr17wn4钢,以及在ICrl3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改型12%铬热强钢(这类钢也叫做耐热不锈钢)中的许多钢号,如Cr11MoV,Cr12WMoV,Crl2W4MoV,18Crl2WMoVNb等均属干这一类。

  0Cr12Ni4Mn5Mo3Al ;不锈钢管的三种硬度:

  0Cr12Ni4Mn5Mo3Al ;不锈钢管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它的硬度是我们需要了解,本文简单介绍它的三种硬度:

  0Cr12Ni4Mn5Mo3Al 1、洛氏硬度:

  0Cr12Ni4Mn5Mo3Al ;不锈钢管洛氏硬度试验同布氏硬度试验一样,都是压痕试验方法。不同的是, 它是测量压痕的深度,洛氏硬度试验是当前应用很广的方法,其中HRC在钢管标准中使用仅次于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适用于测定由ji软到ji硬的金属材料, 它弥补了布氏法的不是,较布氏法简便,可直接从硬度机的表盘读出硬度值。但是,由于其压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确。

  0Cr12Ni4Mn5Mo3Al 2、布氏硬度:

  0Cr12Ni4Mn5Mo3Al ;在不锈钢管标准中,布氏硬度用途广, 往往以压痕直径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但是对于较硬的或较薄的钢材的钢管不适用。

  0Cr12Ni4Mn5Mo3Al 3、硬度检测:

  0Cr12Ni4Mn5Mo3Al ;不锈钢管的内径在6.0mm以上,壁厚在13mm以下的退火不锈钢管材,可以采用W-B75型韦氏硬度计, 它测试非常快速、简便,适于对不锈钢管材做快速无损的合格检验。 不锈钢管内径大于30mm,壁厚大于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HRC硬度。 不锈钢管内径大于30mm,壁厚小于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T或HRN硬度,内径小于0mm,大于4.8mm的不锈钢管, 采用管材专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15T硬度,当不锈钢管内径大于26mm时,还可以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管材内壁的硬度。

  0Cr12Ni4Mn5Mo3Al 4、维氏硬度:

  0Cr12Ni4Mn5Mo3Al ;不锈钢管维氏硬度试验也是一种压痕试验方法, 可用于测定很薄的金属材料和表面层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基本缺点,但不如洛氏法简便,维氏法在钢管标准中很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