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一、10NiCr5 - 4结构钢的基本信息
化学成分
碳C:0.07 - 0.12,硅Si:≤0.4,铬Cr:0.9 - 1.2,磷P:允许残余含量≤0.035,铜Cu:允许残余含量≤0.030,镍Ni:0.60 - 0.90(质量分数)。
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为EN10083 - 3:2006,在国内执行GB/T3077 - 1999标准,适用于直径或厚度不大于250mm的合金结构钢棒材等。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MPa):≥785(80),屈服强度σs(MPa):≥590(60),伸长率δ5(%):≥12,断面收缩率ψ(%):≥50,冲击韧性值αkv(J/cm2):≥78(8),硬度:≤207HB,试样尺寸为试样毛坯尺寸15mm。
二、10NiCr5 - 4结构钢的特性
淬透性和淬硬性
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淬火前的原始组织状态,合金元素如Mn、Mo、Cr、Ni、Si和C、N、B等(除Co外)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其中Mn、Mo、Cr、B作用强,其次是Ni、Si、Cu。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V、Ti、Nb等,只有溶于奥氏体中时才能增大钢的淬透性。
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中的含碳量。对于大部分冷作模具钢,淬硬性往往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对于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一般模具尺寸较大时,淬透性更为重要。形状复杂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模具,为减少淬火变形,采用冷却能力较弱的淬火介质时,需要采用淬透性较好的模具钢。
回火过程影响
合金元素在回火时能阻碍钢中各种原子的扩散,与碳素钢相比,在同样温度下一般起到延迟马氏体的分解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作用,从而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抗回火软化能力),V、W、Ti、Cr、Mo、Si的作用比较显著,Al、Mn、Ni的作用不明显。Mo对钢的回火脆性有阻止或减弱的作用。
强化和韧化影响
Ni以固溶强化方式强化铁素体;Mo、V、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既以弥散硬化方式又以固溶强化方式提高钢的屈服强度;碳的强化作用显著。此外,加入这些合金元素,一般都细化奥氏体晶粒,增加晶界的强化作用。
三、10NiCr5 - 4结构钢的用途
机械零件制造方面
经调质后可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负荷及中等速度工作的机械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后半轴以及机床上的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尖套等。
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高负荷、冲击及中等速度工作的零件,如齿轮、主轴、油泵转子、滑块、套环等。
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重负荷、低冲击及具有耐磨性、截面上实体厚度在25mm以下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
经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无很大冲击的零件,如齿轮、套筒、轴、主轴、曲轴、心轴、销子、连杆、螺钉、螺帽、进气阀等。
还适于制造进行碳氮共渗处理的各种传动零件,如直径较大和低温韧性好的齿轮和轴。
工程构件方面
可用于制造工作温度400°C以下的导管,锅炉、汽轮机中工作温度450°C以下的紧固件,工作温度低于500°C、高压用的螺母及法兰;通用机械中受载荷大的主轴、轴、齿轮、螺栓、螺柱、操纵轮;化工设备中低于250°C、氮氢混合物介质中工作的高压导管及焊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