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1.6523
材料号:1.6523
牌号:20NiCrMo2-2
标准:EN 10084 : 2008
<特性及应用:
20NiCrMo2-2材料,德国牌号特种钢。
<化学成分:
碳 C:0.17 - 0.23
硅 Si:≤0.4
锰 Mn:0.65 - 0.85
镍 Ni:0.4 - 0.7
磷 P:≤ 0.025
硫 S:≤ 0.035
铬 Cr:0.35 - 0.7
钼 Mo:0.15 - 0.25
1.7225 .7 对无外观质量要求的内部结构件,成型材料对钢材亦无特殊要求的模具,其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如下:
1.7225 对于大中型模具,型腔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也可选用进口优质碳素钢S55C、S50C或国产P20或P20+Ni类塑料模具钢;型芯可选用进口或国产优质碳素钢。
1.7225 对于小型模具,若产量较高,结构较复杂,型腔可选用低档的进口P20或P20+Ni类钢材,也可选用国产P20或P20+Ni类塑料模具钢;型芯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
1.7225 对于结构较简单,产量不高的小型模具,型腔型芯均可选用国产塑料模具钢或优质碳素钢。
1.7225 .8 对于成型含氟、氯等有腐蚀性的塑料和各类添加阻燃剂塑料的模具,若制品要求较高,可选用进口的耐蚀钢,要求一般的可选用国产的耐蚀钢。
1.7225 .9 对于成型对钢材有较强摩擦、冲击性塑料的模具,例如用来注射尼龙+玻璃纤维料的模具,需选用具有高耐磨、高抗热拉强度及高韧性等优点的进口或国产H13类钢材。
1.7225 .10成型镶件一般与所镶入的零件选用相同材料。对于模具较难冷却的部分或要求冷却效果较高的部分,镶件材料应选用铍青铜或合金铝。
1.7225 .11对于模具中参与成型的活动部件材料选择原则如下:
1.7225 透明件应选用抛光性好的高档进口钢材,如7NAK80等。
1.7225 非透明件,一般应选用硬度和强度较高的中档进口钢材,如67276318等,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氮化层深度为0.15-0.2mm,硬度为HV700-900。
1.7225 若模具要求较低,也可选用低档进口钢材或国产钢材,氮化处理硬度一般为HV600-800。
1.7225 非成型零部件材料选用
1.7225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
1.72251.碳是一种较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力是镍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蚀的不锈钢中,因为在焊接后它会造成敏化腐蚀和随后的晶间腐蚀问题。
1.72252.氮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也是镍的30倍,但是它是气体,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问题,只能在不锈钢中添加数量有限的氮。
1.72253.添加锰和铜会造成炼钢过程中耐火生命减少和焊接的问题。;
1.7225从这个等式中也可以看出:
1.72251.添加锰对于形成奥氏体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锰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锈钢中,而氮正是一种非常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锈钢中,正是用足够的锰和氮来代替镍形成100%的奥氏体结构,镍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锰和氮数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锈钢中,只含有4. 5%的镍,同时含有0.25%的氮。由镍等式可知这些氮在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上相当于7.5%的镍,所以同样可以形成100%奥氏体结构。这也是200系列不锈钢的形成原理。
1.72252.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锻件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
1.72253.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