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rNiMo材质的圆钢 光亮圆棒

名称:40CrNiMo材质的圆钢 光亮圆棒

供应商:上海威励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50/kg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泗砖公路600号

手机:13661845828

联系人:唐国芳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872883

更新时间:2025-05-27

发布者IP:114.92.93.193

详细说明

  40CrNiMo钢有高的强度、韧度和良好的淬透性和抗过热的稳定性,但白点敏感性高,有回火脆性。焊接性较差,焊前需经高温预热,焊后需消除应力,经调质后使用。

  40CrNiMo(常用调质钢)\高淬透性主要用途:高强零件如航空发动机轴、轴类、齿轮、紧固件等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980(100),

  伸长率 δ5 (%)≥12,

  断面收缩率 ψ (%)≥55,

  冲击功 Akv (J)≥25,冲击韧性值 αkv (J/cm2)≥98(10)

  化学成份:

  碳C 0.37~0.44

  硅Si 0.17~0.37

  锰Mn0.50~0.80

  硫S 允许残余含量≤0.025

  磷P 允许残余含量≤0.025

  铬Cr 0.60~0.90

  镍Ni 1.25~1.65

  铜Cu 允许残余含量≤0.25

  钼Mo0.15~0.25

  抗拉强度σb (MPa):≥980(100)

  屈服强度σs (MPa):≥835(85)

  力学性能:

  伸长率δ5 (%):≥12

  断面收缩率ψ (%):≥55

  冲击功 Aku (J):≥78

  冲击韧性值 αkv (J/cm²):≥98(10)

  试样尺寸:试样毛坯尺寸为25mm

  热处理:(淬火850度;冷却剂:油;回火温度600度;冷却剂:水、油);

  钢材退火或高温回火供应状态布氏硬度GBW≤269;

  这类钢的淬火临界直径,40CrNiMo随晶粒度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40CrNiMo例如,40CrNiMo40Cr和35SiMn钢约为30~40mm,40CrNiMo而40CrNiMo和30CrNi2MoV钢则约为60~100mm,40CrNiMo常用于制造承受较大载荷的轴、连杆等结构件。表mian硬化结构钢用以制造表层坚硬耐磨而心部柔韧的零部件,如齿轮、轴等。为使零件心部韧性高,钢中含碳量应低,40CrNiMo一般在0.12~0.25%,40CrNiMo同时还有适量的合金元素,40CrNiMo以保证适宜的淬透性。dan化钢还需加入易形成dan化物的合金元素(如Al、Cr、Mo等)。渗碳或碳氮共渗钢,40CrNiMo经850~950℃渗碳或碳氮共渗后,40CrNiMo淬火并在低温回火(约200℃)状态下使用。dan化钢经dan化处理(480~580℃),40CrNiMo直接使用,40CrNiMo不再经淬火与回火处理。生产工艺根据钢种和钢的质量要求,40CrNiMo合金结构钢的冶炼,40CrNiMo可采用yang气顶吹转炉、平炉、电弧炉;或再加电渣重熔、真空除气。铸锭可采用连铸或模铸。钢锭应缓慢冷却或热送锻造、轧制。

  40CrNiMo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

  40CrNiMo1.碳是一种较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力是镍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蚀的不锈钢中,因为在焊接后它会造成敏化腐蚀和随后的晶间腐蚀问题。

  40CrNiMo2.氮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也是镍的30倍,但是它是气体,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问题,只能在不锈钢中添加数量有限的氮。

  40CrNiMo3.添加锰和铜会造成炼钢过程中耐火生命减少和焊接的问题。;

  40CrNiMo从这个等式中也可以看出:

  40CrNiMo1.添加锰对于形成奥氏体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锰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锈钢中,而氮正是一种非常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锈钢中,正是用足够的锰和氮来代替镍形成100%的奥氏体结构,镍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锰和氮数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锈钢中,只含有4. 5%的镍,同时含有0.25%的氮。由镍等式可知这些氮在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上相当于7.5%的镍,所以同样可以形成100%奥氏体结构。这也是200系列不锈钢的形成原理。

  40CrNiMo2.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锻件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

  40CrNiMo3.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