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1.4362
数字号:1.4362
牌号:X2CrNiN23-4
标准:EN 10088 - 2:2005
<特性及应用:
X2CrNiN23-4不锈钢,德国DIN标准不锈钢。
<化学成分:
碳 C:≤0.03
硅 Si:≤1.00
锰 Mn:≤2.00
磷 P:≤0.035
硫 S:≤0.015
铬 Cr:22.0-24.0
钼 Mo:0.10-0.60
镍 Ni:3.50-5.50
铜 cu:0.10-0.60
氮 N:0.05-0.20
1.4362我们可以为那些难以找到的特殊钢提供帮助和建议。规格包括英国标准BS970规格和BSENISO4957等级。从上述的300系列和400系列不锈钢在热处理工艺上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果要获得满意的不锈钢显微组织,就必须为光亮退火炉的冷却设备大型而灵活地调节空间。因此。优良的光亮退火炉通常在冷却部分通过强对流冷却,并具有三个冷却部分,可以独立调节气流。沿着带钢的宽度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气流转向调节带材宽度方向的冷却速度。控制不锈钢板的形状。加热2)识别是否需要在管道表面上带有“304”标记,并获得制造商的质量证明作为凭证。通过对阀门问题的分析,改善了结构,操作和环境。首先是增加平键I的有限福利成。
1.4362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
1.43621.碳是一种较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力是镍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蚀的不锈钢中,因为在焊接后它会造成敏化腐蚀和随后的晶间腐蚀问题。
1.43622.氮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也是镍的30倍,但是它是气体,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问题,只能在不锈钢中添加数量有限的氮。
1.43623.添加锰和铜会造成炼钢过程中耐火生命减少和焊接的问题。;
1.4362从这个等式中也可以看出:
1.43621.添加锰对于形成奥氏体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锰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锈钢中,而氮正是一种非常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锈钢中,正是用足够的锰和氮来代替镍形成100%的奥氏体结构,镍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锰和氮数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锈钢中,只含有4. 5%的镍,同时含有0.25%的氮。由镍等式可知这些氮在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上相当于7.5%的镍,所以同样可以形成100%奥氏体结构。这也是200系列不锈钢的形成原理。
1.43622.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锻件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
1.43623.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