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化中忠义的象征之一。
1. 主要事迹
早年经历: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后来加入刘备的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三人(刘备、关羽、张飞)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1。
白马斩颜良: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派刘岱、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2。
赤壁之战后的贡献: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1。
襄樊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4。
败走麦城: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军队的家属多在江陵(南郡治所),得知江陵失陷于孙权,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的埋伏,被擒,和长子于临沮被害1。
2. 性格特点
忠义: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他对刘备极为忠诚,即使在被曹操俘虏期间,也始终不忘刘备的恩情,最终选择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4。
勇猛:关羽是一位勇猛的将领,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如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等1。
智勇兼备:关羽不仅勇猛,还具有一定的智谋,如在赤壁之战后成功阻挡曹操的援军1。
骄傲:然而,关羽也有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当他被尊为五虎上将之首后,随着地位的提高,他变得自高自大、居功自傲、刚愎自用,并因此错失良机,释放被困的敌酋曹操;也因此失荆州走麦城,可谓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4。关羽神像图片关帝爷神像 关帝圣君神像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