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地母人母神像无生老母泰山奶奶神像雕塑

名称:天母地母人母神像无生老母泰山奶奶神像雕塑

供应商:邓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厂

价格:2300.00元/尊

最小起订量:1/尊

地址:河南南阳邓州市罗庄镇

手机:15083418129

联系人:李总锋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918320

更新时间:2025-08-10

发布者IP:219.155.179.82

详细说明

  天母、地母、人母的身份与文化内涵解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神话体系中,“天母”“地母”“人母”是与天地自然、人类繁衍密切相关的女神形象,其内涵在不同文献与信仰中存在多元解读。以下结合神话典籍与民间信仰,从身份界定、文化象征及信仰演变三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天母:天界主宰与阴阳平衡的象征

  天母通常被视为天界的女性至尊神,其身份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指向:

  西王母(王母娘娘):作为道教“六御”之一,西王母与玉皇大帝并称“天公地母”,执掌天界秩序与长生之权,是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天母形象1。

  女娲娘娘:部分文献将女娲列为天母,因其补天造人、确立婚姻制度,被视为万物之始母,与伏羲共同象征阴阳交合的宇宙秩序5。

  文化意义:天母信仰反映了古人对“天”的敬畏,以及对阴阳平衡、万物化生的哲学认知,常与“天父”(如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形成对应,共同构成天地主宰的神格体系6。

  二、地母:大地之母与生育崇拜的核心

  地母即后土娘娘,是中国古代土地崇拜与女性崇拜的集中体现,其神格特征如下:

  称谓与职能:又称地姥娘娘、地母元君,道教将其列为“四御”尊神,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山川之秀,被民间尊为“大地母亲”23。

  信仰起源:源于远古对土地的依赖,《礼记·郊特牲》记载“大地承载万物”,后土作为社神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汉代起官方设“后土祠”,形成“皇天后土”的祭祀传统36。

  形象与象征:在道观与民间祠庙中,地母常着道袍或树叶,手持拂尘与太极图,象征其生化万物、涵养万类的母性特质6。

  三、人母:人类始祖与文明开创者的代表

  人母的定义更侧重“人类始祖”属性,核心指向女娲娘娘:

  创世与造人:女娲被明确记载为“人母”,其“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传说,使其成为人类繁衍与生存的保护神25。

  文化贡献:除创世外,女娲还被视为婚姻制度的创立者,确立人伦秩序,是文明起源的象征5。

  争议与辨析:部分地方信仰中,“人母”可能与其他女神(如无生老母、骊山老母)混淆,但主流文献中,女娲作为“人类始母”的地位最为突出5。天母地母人母神像无生老母泰山奶奶神像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