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是佛教净土宗的专修法门。中间是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右胁侍为观世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共同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是佛教净土宗的专修法门。中间是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右胁侍为观世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共同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是阿弥陀佛。这也是许多念佛人临命终时的夙愿,若人命终时,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及他圣众皆会一同现身其前,使该人临终时心不颠倒,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我们大家都知道,信仰佛教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其中“阿弥陀佛”,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吗?这里的“阿”指“无”,“弥陀”是“量”的意思,“佛”指觉者。“阿弥陀佛”整体意思就是“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
在佛教里,阿弥陀佛有十二号称号,其中十一个都与“光”有关,所以我们又称阿弥陀佛为“无量光佛”,有一个称号与“寿”有关,所以又叫“无量寿佛”。我们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一是时刻提醒自己要精进修行、不可懈怠;二是表达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和学习。
阿弥陀佛代表的是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和无量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大慈大悲,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代表的是喜舍,合起来即“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仁慈、悲悯、以欢喜心助人、乐于布施,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四无量心,亦称“四梵住”,即四种清净无染的心。[1]
依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载,观世音菩萨其实早已在过去无量劫中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但祂为了安乐成熟诸众生,发下大悲愿力,倒驾慈航,退作菩萨,现身娑婆世界及西方极乐世界广度无量众生。
《悲华经》如此记载:无量劫前,宝藏佛住世传法之时,阎浮提世界有一位转轮圣王「无诤念国王」,他带领上千个儿子一同皈依宝藏如来,并于佛前发愿成佛,广度众生,宝藏如来授记转轮圣王将来于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佛名为「无量寿如来」,亦即阿弥陀佛。
宝藏如来并逐一为千位王子授记作证,未来当于各十方世界成佛,各有佛名。名为不眴的大王子,发愿将来阿弥陀佛灭度之后,将接替弥陀成佛,继续度众化生,于是宝藏如来授记他未来修成菩萨果位时,名为「观世音菩萨」,未来于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佛号「一切光明功德山如来」;二王子摩尼也随之发愿,将接替父兄之后,在一切光明功德山如来灭度之后成佛,宝藏如来于是授记他未来修成菩萨果位时,名为「大势至菩萨」,日后同样于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佛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父子三人共同接引十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证果——这三位佛菩萨,亦即我们所熟知的「西方三圣」。西方三圣神像千手观音菩萨施药观佛像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