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五显华光大帝,又称华光大帝、马王爷、马天君等,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他不仅是道教护法四圣之一,还被视为火神、财神和雷部元帅。五显华光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尤其在中国客家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显华光大帝的由来
五显华光大帝的信仰最早可以追溯到五显神的崇拜。五显神是晚唐时期江西婺源一带的地方信仰,最初指的是五位神灵。据南宋的《祖殿灵应集》记载,唐光启年间,有五位神人降临婺源邑民王瑜园中,自称受天命福佑斯人3。随着时间的推移,五显神的信仰逐渐扩散,遍及江南各省,并被宋朝统治阶级不断加封,最终成为政府认证的地方正神。
到了宋末,五显神开始与华光大帝产生联系。明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详细描述了灵官马元帅的身世,认为他是至妙吉祥化身,因消灭焦火鬼坟被如来认为有伤慈悲之心而被贬下界,以五团火光投胎于马氏金母,面露三眼,故称三眼灵光3。
五显华光大帝的传说
五显华光大帝的传说丰富多彩,充满了神话色彩。据《南游记》等文献记载,华光大帝原为唐朝福建福清人氏,姓马,名胜,号灵耀,是南斗六星之斗口星化生降世2。他因斩杀东海龙王、盗取紫薇大帝的金枪而多次投胎,最终成为火魔王公主的孩子,因手上左书灵,右书耀,故又被称为马灵耀。他跟随大惠尽慈妙乐天尊学艺,变化无穷,拥有火尖枪、风火轮、三角金砖等法宝,收百加圣母,降乌龙大王,斩扬子江龙,被玉帝封左印右剑,掌南天事。
五显华光大帝的信仰与祭祀
五显华光大帝的信仰在民间广泛流传,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地,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华光大帝的神诞,各地会举行隆重的庙会,演戏庆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闽西龙岩永定县,五显大帝被视为财神,特别受到烟商的虔诚礼拜。每月初一、十五,烟商们都要到设在南门的五显庙去焚香上供,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显大帝,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各迎一天1。
五显华光大帝的文化意义
五显华光大帝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其仁爱和勇气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楷模。他的信仰和祭祀仪式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人们提供了信仰和仪式的情感体验。尽管时代变迁,但对华光大帝的信仰并未减少,反而更加深入人心2。
五显华光大帝的艺术形象
在艺术形象上,五显华光大帝通常被描绘为青面朱发,白蛇冠,三目,金甲绛袍绿靴,背火瓢仗剑,白蛇从后。他的形象威武,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象征着火的力量和正义的化身。在道教典籍《正统道藏·正乙部》中,收录有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其中详细描述了华光大帝的神咒和形象1。
五显华光大帝的神职与功能
五显华光大帝在道教中担任多个重要神职,包括辅正除邪辟瘟使、掌执火府火部使、封山破洞正一灵官都大元帅等。他主管南极天枢院,部领六天吏兵,降伏天下妖魔。由于其主管火府火部,他被尊为火神;因其寄化冲天风火院,专司北极号天罡,而奉为雷部元帅1。
五显华光大帝的文学作品,五显华光大帝神像寺庙五公菩萨五通神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