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达摩祖师简介
达摩祖师,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为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印度)人,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达摩祖师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的弟子,后来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他被认为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因此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13。
生平事迹
早期生活与出家
菩提达摩自小聪明过人,因其父香至王对佛法虔诚信仰,菩提达摩得以遍览佛经,并在交谈中有精辟见解。出家后,他倾心大乘佛法,并从般若多罗大师学习。般若多罗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1。
传法经历
达摩祖师在印度时,听说侄子继承南天竺王位的异见王打算禁止信仰佛教,便派弟子婆罗提前往劝谏,成功扭转了禁教政策,并使异见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之后,达摩祖师决定将佛法传入中国,经过三年的海上行程,最终到达南越(现今海南岛对岸),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教之旅3。
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达摩在中国首先在江南一带游历,后来过长江到了北魏的少林寺。他在中国传播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传法方式强调不借助文字、语言的辅助,直接领悟佛陀境界,即禅宗师徒之间的相传以心传心3。
圆寂与影响
据史籍记载,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五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众僧徒悲痛之极,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后来,东魏使臣在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皇帝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1。
达摩祖师的文化影响
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宗教领域,还影响了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例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创立的科技研究院命名为“达摩院”,便是受到了达摩祖师的启发。此外,达摩祖师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作品中,如台湾电视剧《达摩祖师》,通过剧情展现了达摩祖师在北魏传播佛法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2。
结论
达摩祖师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其生平事迹和传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智慧和精神至今仍被人们所敬仰和传承。达摩祖师神像 纯阳祖师 十八罗汉佛像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