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柳春英,太原市晋源区金胜村人, 晋源水神,人称"水母娘娘"。 水母娘娘是一种传统民间宗教信仰,在原晋祠内,难老泉亭西边这处两层建筑叫水母楼,与圣母殿平行一条线。水母楼是奉祀晋源水神的祠堂,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与圣母殿平行一条线。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 (1563年),1844年重修一次。两重楼阁、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都有回廊,楼下一明两暗三窟北方式窑洞,中间一窟供奉铜质水母像一尊,端坐于瓮形基座上。楼上为通堂三间、正中设神龛,塑升天水母成仙像,与楼下为一人两形。下层是人,上层是神。神龛两侧列水族侍女塑像八尊,鱼尾人形,被称作"东方美人鱼"。楼上四壁还有明清壁画,内容为水母朝观音仪仗、普降甘霖。
简介
这尊水母像为铜铸,高1米多,端坐于瓮形莲花座上,神态自若,束发未竟,一副村姑模样,与一般神像大不相同。水母的这一形象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
折叠编辑本段传说
相传,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胜村人,嫁到古唐村(晋祠)为媳。春英生性善良贤慧,勤劳俭朴,能忍能让。而她的婆婆却十分刁蛮。柳氏所做饭菜,婆婆嫌缺盐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从好几里以外挑来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净而倒掉,只吃前桶,这样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对这些刁难并无怨言。
水母娘娘石像
有一天,她正挑着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牵着白马的老头,请求让他的马喝点水。柳氏指着后桶水说,喝吧。老人为难地说,这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应。如此三日,柳氏都满足了老人的要求。尽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饮完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时,老人对春英说: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条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时只要轻轻一提,水就会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万不要提过瓮沿,不然就会遭水淹,切记!说罢,老人和白马化作一朵白云而去。柳氏望着空中拜了几拜,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从此免却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邻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水神水母娘娘神像 地母娘娘神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