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四大天王来历
四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分别是: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二十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佛教创立之初尚处于哲学范畴,随着佛教逐渐发展,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当中。
四大尊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尊王,是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四位尊天大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坊间传闻四大尊天王护世于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天。
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护持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持蛇(赤龙),护持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持宝伞,护持北俱卢洲。
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天山,各住一天山各护一天(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尊王。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形象与职责 身着甲胄,怀抱琵琶。负责守护东胜神洲,护持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以乾闼婆、紧那罗、富单那、毗舍阁等为部众。启示我们应各尽其职达到圆满。手持琵琶有两义:一是表行中道之法,弦乐器松紧要适中;二是表主乐神,要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1
名字含义 名多罗吒,“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3
南方增长天王
形象与职责 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为群龙领袖,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3
名字含义 名毗琉璃,意译“增长”,手持宝剑为保护佛法不受侵犯。3
西方广目天王
形象与职责 形象最不统一,通常手上拿的是鉾或剑,绯色的脸是其特征。3
北方多闻天王
形象与职责 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