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关于“娑婆四圣”
目前没有确切和统一的“娑婆四圣”的定义。但在常见的佛教概念中,常提到的“娑婆三圣”分别是: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奠基人,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29 岁时出家修行,最终在伽耶毕波罗树下觉悟。主管中央娑婆世界。3
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曾多次拯救自己的母亲,并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3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民间普及程度较高,知名度几乎妇孺皆知。4
需要注意的是,“娑婆四圣”并非一个被广泛认可和明确的佛教术语。
释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常於此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与此土有情,具甚深因缘,故世称「娑婆三圣」。
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
根据佛教的说法,一太阳一月亮照耀到的空间为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因为有三个千相乘法,所以,大千世界也叫三千世界。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 他的左侧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是说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堪能忍受劳累,难说能说,难化能化,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