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地母娘娘神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信仰对象之一,主要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占据着显著地位。以下是关于地母娘娘神像的一些关键信息:
信仰体系:地母娘娘通常被视为地母或后土娘娘,是大地的守护神,象征着生育、丰饶与庇护[1][3]。
神像种类:地母娘娘的神像不仅包括道教神像,也涵盖佛教神像,以及民间信仰中的各种形象,如送子娘娘、三霄娘娘、十二老母等[1]。
艺术表现:地母娘娘神像的艺术形式多样,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风格。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大量的相关图片展示其丰富多样的形象[2]。
综上所述,地母娘娘神像在中国信仰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这些神像不仅用于宗教仪式,也是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母元君是道教神话中的重要角色,被视为四御神仙之一,主要负责阴阳化育、万物生长以及山河土地之灵秀[1]。她被民间信仰称为大地之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掌管着元都,即地母元界[2]。
地母元君的来历与天地大道有关,据小说《牧神记》记载,她原本是天地大道所生的神圣,拥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某个时期,她曾遭遇不测,被牧天尊斩杀,但因元界面临大难,秦牧出于无奈复活了她。然而,她的命运多舛,再次被斩杀,肉身落入古神天帝之手。尽管如此,她的残魂逃脱,并在秦牧的帮助下试图夺舍他人,但最终未能得逞,反而遭受了秦牧的反击[3]。
地母元君的信仰场所遍布各地,如厦门妈祖宫和广州天后宫,这些地方不仅是地母元君的道场,也是民众崇拜和祭祀的重要场所[3]。因此,地母元君不仅在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民间信仰中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