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老爷佛像土地爷佛像山王菩萨神像山神爷

名称:城隍老爷佛像土地爷佛像山王菩萨神像山神爷

供应商:邓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厂

价格:2300.00元/尊

最小起订量:1/尊

地址:河南南阳邓州市罗庄镇

手机:15083418129

联系人:李总锋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6883732

更新时间:2025-07-14

发布者IP:219.155.177.79

详细说明

  城隍老爷”是位什么样的神仙

  在不少地方,春节逛(城隍)庙会已经成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顾名思义,城隍庙乃是供奉“城隍”的地方。放眼全国,城隍庙往往有之,这位城隍老爷究竟是何方神圣得以拥有如此之多的信众呢?

  被收编的神祇

  实际上,“城隍老爷”是中国传统信仰与道教中的一位神仙。虽然往往“神”、“仙”合称,但两者仍有微妙的区别。汉代许慎的《说文》记载,“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可见,“神”是存在于天上具有超越人类力量的群体。而“仙”实际上是经过修炼而成的具有优异功行的杰出人物。《释名》释“仙”曰:“老而不死日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仙人长生不死,成仙之后就“迁入山也”,远离尘世,传说的“八仙”既是如此。因此,成“仙”也成为道教追求的最终目标。简而言之,凡人修炼可以成“仙”,若要成“神”就只有死后因其有功于国于民于族,而奉祀为神一途了。“神”与“仙”的这一差异,大概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里就有所表现,负责封神的姜子牙自己是“仙”,而位列“封神榜”中的诸位都是死后才成的“神”。八仙图

  城隍庙里当然不会供奉活人,所以“城隍”自然是一位“神”。“城隍”一词,最早可见于《周易》一书,泰卦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说文》里对“城隍”的解释是:“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易曰:城复于隍。从阜皇声。”可见“城隍”一词本意即城壕,后泛指城墙和城壕。

  起初,城隍是位土地神,根据《礼记》的记载,岁末天子在岁末丰收之后对保佑农业的八位神灵进行祭拜,也称作“八腊祭”。所谓“八腊”指的是先啬(神农氏)、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沟渠)及百种。其中的“水庸”就是“城隍”,《五礼通考》载:“水,隍也,墉,城也”。可见早在三千年前,“城隍”的原型就已经作为保护城市的土地神接受国人的祭祀了。相传三国时代已有供奉城隍的庙观,“芜湖城隍祠,建于吴赤乌二(239)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隍庙。南北朝时候的《北齐书· 慕容俨传》已经明确记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称城隍神,公私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