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魁星踢斗图会以木板为笔,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8字变化成魁星形状,魁星爷手握彩毫挥北海,脚翻星斗耀南天态势,脚踩“鳌”字象征独占鳌头,若踏着招财进宝4字组成的龙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
魁星,又名魁星爷、大魁夫子、大魁星君,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古代传说多把天上星宿传为神,所称魁星既为北斗星的“璇玑杓”,既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余三星为杓。传说魁星是文运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魁星连续三次考状元都未中,原因就在他相貌极丑。魁星一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死后化为神,主管文运。
魁星踢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图案,起源于古代的魁星信仰。魁星是北斗七星中四颗星的合称,传说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图案中的魁星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一脚向后翘起如踢斗状,寓意其高举文笔点中应试人的姓名,应试人则能高中。这种图案在晚明的瓷器上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更为大量的是在清康熙朝[3]。
传说中,魁星因连续三次考状元都未中,原因就在他相貌极丑,一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死后化为神,主管文运[3]。
魁星踢斗图案在清代非常流行,多用于瓷器、书画、建筑装饰等方面,作为吉祥图案,寓意科举高中、文运亨通[1]。在一些地方,还建有魁星楼、魁星阁等建筑,供人们祭祀魁星、祈求文运[3]。
总之,魁星踢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承载着人们对科举高中、文运亨通的美好愿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