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文曲星,道教北斗七星之一。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被视为主管文运与考试的星宿。富于文笔,任职朝廷为大官的,多被指为文曲星下凡。文曲(即文华)属水,北斗第四星,主科甲星。 北斗四星,五行属癸阴水,是天权伐星。附带性质。管科甲名声、文墨官场、功名、文雅风骚。 文曲:雅性 天赋:文采。
基本解释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星。旧时传说主文运。亦以指重要的文职官员及文才盖世的人。
《水浒传》引首:“文曲星乃是南衙 开封 府主龙图阁大学士 包拯 ,武曲星乃是征 西夏国 大元帅 狄青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道嫁个老人星,谁知却嫁个文曲星。”
茅盾 《残冬》四:“谁说!当作是慢的,反而快!有文曲星、武曲星帮忙呢!福气大的人,十一二岁也就坐上龙庭了!”参见“ 文昌 ”。[1]
折叠编辑本段民间信仰
一般民间信仰、预言书及文学作品中,认为商相伊尹、王子财神比干、宋相范仲淹、开封府尹包拯(范包二人时代重叠)、文天祥和《白蛇传》男主角许仙的儿子许仕林等等皆为文曲星转世。
李淳风《藏头诗》:“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
郑光祖《立成汤伊尹耕莘.楔子》:“奉上帝着贫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于义水有内。后伊员外收留,养大成人,名为伊尹,佐于成汤,建都于亳邑。仙童,与我唤将文曲星来者。”
施耐庵《水浒传》:“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这朝皇帝。”
但最广为人知的文曲星的化身,指的是“梓潼神”(文昌帝君),原是晋朝人,姓张名亚子,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东晋宁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坚时阵亡,获奉为梓潼神。后四川学子认为梓潼神有护佑文运之力,每逢考试,皆往祭之。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宋真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又复封“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称为“文昌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