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其发祥地是古代的成纪。古代成纪县最初的县址,在今秦安县城北30公里的阳兀川金城里。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成纪县属汉天水郡,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未建县以前,于秦于汉,均属陇西郡。这里正处于大陇山西北坡下的葫芦河下游河谷地带,气候比较温和,宜于农业种植;且又正处于从关中越过大陇山山口“故关峡”通往河西走廊到西域的大道即“丝绸之路”上,所以在汉唐以前,其地显得非常重要。现隶属今洪洞县卦底村,相传是其画八卦之地。
相传伏羲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制造八卦等,亦传说伏羲创文字、古琴。传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做八卦。八卦衍生《易经》,开华夏文明。近代之灵签或掷杯,实是《易经》之简化版。因其制造八卦,人奉之为神,尊其为八卦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