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四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二十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佛随着佛教逐渐发展,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当中。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四尊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坊间传闻四大天王护世于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天。
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持剑,护持南赡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持蛇或赤龙,护持西牛贺洲;
四大天王图片(6张)
北方多闻天王,持伞,护持北俱芦洲。
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天山,各住一天山各护一天,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赡部洲(中
东方持国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ṛtarāṣṭra;藏名:Yul-hkhor-bsrun):“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有两义:
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
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乾闼婆、紧那罗、富单那、毗舍阇等为持国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ūḍhaka;藏名:Hphags-skyes-po):“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有两义:
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
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他负责守护南赡部洲,以鸠盘茶、薜荔多等为增长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