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川主是流行于中国巴蜀地区(四川省及重庆市一带)以及其它巴蜀移民聚居地的重要民间信仰,起源于唐朝及之前四川地区对于秦蜀郡太守李冰及二郎神的信仰崇拜,是一种以巴蜀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民间信仰,求川主以保佑巴蜀免于水旱灾害。 中文名 川主 别名 川祖、川主菩萨、灌口神 神话体系 中国 居所 四川、重庆等地 所属国家 中国 目录 1 信仰简介 2 文献记载 3 发展历史 川主信仰简介 编辑 播报 川主,又称川祖,灌口神。是流行在中国西南以四川为中心并在周边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的许多地方曾广泛存在的一种类水神信仰。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展的破四旧运动之后,川主崇拜一度基本消失。川主一说是秦朝蜀太守李冰及其次子李二郎,一说是隋朝嘉州刺史赵昱。 川主文献记载 编辑 播报 《蜀中广记》:“世传川主即二郎神, 衣黄弹射,拥猎犬。” [1] 《蜀都碎事》:“蜀人奉二郎甚虔,谓之川主,其像俊雅衣黄,旁立从擎鹰牵犬。” [2] 《灌口二郎初显圣》:二郎神,思德馨也。礼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能捍大灾御大患者则祀之,洒沉澹菑,禹之明德远矣。三代以降,远续禹功而大庇民者,其惟蜀之二郎乎。香火千年,蜀人尊为川主,思其德而歌舞之宜矣。《甘棠小志》:川主二郎神封号始于宋初。 [3] 清代史学家、理学家、文学名家纪大奎:“或曰:是商末杨戬也。因有八九元功,或李或赵,随时托化,以昭灵异,以福生民,故在蜀则为川主。”[清]《蜀故》卷二十一神异:二郎神,李冰之子也,蜀中祀之,谓之川主。[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川主”条: 隋青城人赵昱,与道士李旺游,屡征不起。后炀帝辟为嘉州守...唐太宗封为神勇大将军,庙祀灌口。明皇幸蜀,封赤城王。宋张咏治蜀,蜀乱,屡得神助。蜀平事闻,封川主、清源妙道真君。 [4] 《祈祥品经》卷四、川主济源尊经:“道言川主之名,二郎神也,北宋至今,天下人民,极崇敬二郎,推历三种之传,一出朱子语类(缺)文献言,李冰及次子,即二郎神....二自隋隐士赵昱(煜)....灌口立庙祀伊,人称二郎神,唐玄宗追封赤城王,北宋真宗追封清源妙道真君,三有云,隋末天下大乱,伊弃官不明,嘉卅河水泛滥,人见伊骑马过河,穿越重々大雾,有云伊斩杀逆贼,挽救城池,据东京梦华录,北宋都城汴京,立神保观,俸二郎神,参拜者络绎不绝,伊生日六月二十四日,前.日起天子及臣民,陆续敬献,或有音乐锣鼓,火炮铁炮,或戏剧跳坛,有借宿庙中,争烧清晨一炷香,当今杂耍技艺,抬神行香借供,另据封神演义,杨戬即二郎神,西游记中二郎神,伊嚎天犬足智善战,生摛孙悟空,醮会劈山救母,亦云二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