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祝融,号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五行神之一。历史文献中,祝融的相关记载纷繁复杂。在部分文献中,祝融指三皇时期的祝融氏。 [10] [32] 又有文献记载祝融为炎帝之后。另有文献记载祝融为黄帝之后。而祝融也指火正、夏官的官职名称。 [1] 据《山海经》记载,祝融长着兽身人面,架乘着两条龙,直接听命于天帝。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据《广东新语》记载,农历二月十三为祝融生日。
西周,《太公金匮》记载祝融为南海之神。该书说周武王伐纣以后,海内升平,风调雨顺,一个大雪之日,“五丈夫乘马车,从两骑,止王门外。”姜子牙遣人查明他们的身份,向武王禀报:“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风伯、雨师耳。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颛顼,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风伯、雨师,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武王乃于殿上,谒者于殿下门内,引祝融进。五神皆惊,相视而叹。祝融等皆拜。武王曰:“天阴乃远来,何以教之?”皆曰:“天伐殷立周,谨来授命。”顾敕风伯、雨师,各使奉其职也。】、春秋时期,《管子·五行》记载祝融为黄帝六相之一,对应于南方:“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夔君不祭祀祝融和鬻熊,楚国人责备他。);《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祝融”为五行之官之火正:“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国语·郑语》记载“祝融”由重黎担任:“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并记载了祝融的后代八姓:“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