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后土娘娘,对于"后土"的崇拜,源于母系社会男子对女性的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后土娘娘
别名
后土、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
属性
神灵
来历
对女性的崇拜
次序
四御天帝
能力
掌管风雨幻化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大约在唐朝以后,由于国人信奉天阳地阴,男为阳,女为阴,后土神遂渐奉为女神,民间乃称为后土娘娘。宋代以后,被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对应,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道观并设后土殿。民间建后土娘娘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生日,隆重祭祀之。
后土,全称"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尊称"后土娘娘"。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道教神灵,居四御之末位。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尊称"后土娘娘"。"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宋徽宗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宋史·本纪》卷二二)宋代时,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
南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二注:"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神只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只"称:"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
折叠神格化
"后土"是上古男子对女性崇拜的结果,后来才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记载,正史查之有据。但由于史籍记载简略、繁杂,且历代学者各有不尽相同的种种解释,今人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详述其渊源,众说纷坛,版本不一。
后土在道教体系神话中被列为四御/六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
对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当时古人并非是崇拜土地的实体本身,而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感到土地广大无边、力无穷、孕育万物、负载万物,是赖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
折叠名由来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土"字最初象形字是女人的乳房。乃母权时代女性酋长之称谓。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又称诸侯:如风后、后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