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塑像定制 文昌星君佛像雕塑图片

名称:文昌帝君塑像定制 文昌星君佛像雕塑图片

供应商:邓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厂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尊

地址:河南南阳邓州市罗庄镇

手机:15083418129

联系人:李总锋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8914559

更新时间:2025-02-13

发布者IP:219.155.182.27

详细说明

  文昌帝君,又称更生永命天尊,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文昌帝君成为中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与梓潼帝君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际上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为张仲,在汉为张良,在晋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姚秦之世为张亚子。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爱民如子,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尊崇。

  人物生平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

  文昌封为帝君[1],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折叠编辑本段事迹

  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时的《文昌孝经》认为孝乃万善之源;万行之端。上慈下孝推己及人,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护人家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