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2 19:16
北京高价收购火星陨石
氧氮硅石(Sinoite),化学分子式SiN2O ,斜方晶系,形态粒状集合体,颜浅灰,密度2.84g/cm3(计),Nm=1.855,二轴(-),产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与镍铁、斜长石、陨硫铁、陨硫钙石、易变辉石、铁锰硫矿共生。硅铬镁石(Krinovite),化学分子式NaMg2CrSi2O10,单斜晶系,形态半自形粒,颜翠绿,密度3.38g/cm3,Nm=1.725,二轴(+) ,产于陨石中与锐钛矿、石墨共生。
当一颗小天体遭到成千上万颗砾石或砂尘颗粒撞击以后,所产生的大量的部性的小熔融体,就会叠加起来而构成小天体的外壳。一般地说,撞击力越大,所产生的熔融体也就越大,建造出来的小天体的外壳也就越厚。通常我们在陨石上见到的小天体的外壳的厚度都在数毫米、数厘米以上。看一看新疆的大陨铁,那厚厚的外壳就是经历了成千上万颗砾石、砂尘颗粒撞击建造出来的。小天体之间相互撞击常常会改变其内部的构造和结构。例如,会把球粒构造向无球粒构造转变,当然,也可以把无球粒构造向球粒构造转变。小天体坠落地面即为陨石。当其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与空气产生强烈摩擦,在高压高温作用下,其外表常常会熔融变质,冷却以后,就会在陨石的表面生出一层厚度约为一毫米的熔壳。
地球上现存的大的陨石坑来自于太阳系历史中较近的时期。在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巴林格尔陨石坑是大约在3万年以前由一个铁陨星撞击形成的。据估算,铁陨星的直径为60米,质量超过100万吨。世界上没有爆炸的大的陨石比起形成一些大陨石坑的古老天体来要小得多。在非洲西南部纳米比亚的霍巴西部陨铁有60吨重,体积为2.75米×2.75米×1米。这可能是几千年前落至地球的,但是没有留下陨石坑。惟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它以一个很小的角度接近地球,导致它的速度比通常的情况要小很多。
陨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不少陨石还具有浅而长条形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脱落留下的。
熔壳:陨石在经过大气层时,极高的温度导致陨石表面熔融,产生了一层微米至毫米级别玻璃质层,这就是熔壳。当陨石在地表存在较长时间后,其熔壳易被风化而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