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山农一号大姜一个突出特点是植株茎杆粗壮,生长势强,一般株高85-100厘米左右。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浓绿。由于姜植株茎秆矮而粗壮,功能叶及根系较大,因此这既增强了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又提高了地上茎叶对物质的同化,促进了养分向地下根茎的运输,这是根茎肥大、产量较高的重要原因。
该品种高产稳产性能好,抗逆性强,更加适合南方土壤和多丘陵地形,单株根茎重为1.4千克左右,重者可达2.8千克以上。一般地块每亩地产量为5000-6000千克左右,比其他山东大姜品种每亩地增产20%以上,适于保鲜加工出口,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山农一号大姜适用性广,在我国各生姜产区均可推广种植,它的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选好的姜田,要在秋季作物收获后深耕25厘米,冬季经雨雪风化,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再细耙1—2遍,并结合整地每亩地施腐熟优质圈肥4000千克,然后用耙子将土壤耙平。
种植山农一号大姜多采用地膜覆盖,我国北方可在4月上中旬、土壤温度稳定在摄氏15度以上时进行播种,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播种,可以提前一个月左右。
首先要在整好后的田块上按行距65-70厘米、深30厘米开沟。播种前还应在沟内施入充足的优质化肥作底肥,硫酸锌2千克,硼砂1千克,对缺乏其它中、微量元素的土壤,应针对性补施中、微量元素。施完肥料后要把沟底轻轻荡平,然后按株距20-25厘米,将催好芽姜种水平放入沟内。由于山农一号大姜块肥大,单株产量高,所以与传统品种相比,应适当稀植,具体每亩地播种量为400千克左右,约4500-5000株。
播完后立即覆土,厚约3-5厘米,浇一次透水后,覆盖地垄。地膜应拉紧盖于沟两侧的垄上,取土压紧。
生姜不耐强光、高温,种芽出土前,最好用宽幅60-65厘米、遮光率为50-60%的遮阳网,整幅立式拉于生姜行间,并用木棍固定。
山农一号大姜属高产品种,喜湿润而不耐干旱,它的根系较浅,吸收水分能力较弱,难以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因此,生长期间要及时合理浇水,始终保持地面湿润。浇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生姜浇水主要采用引水灌溉的方式,用喷灌带将水直接导入田间,这样可以保持水均匀地流入条沟里。
另外还要根据长势情况适时追施。6-7月份生姜幼苗期,结合浇水追施2-3次速效化肥,每次施尿素、磷酸二铵或复合肥25千克左右。7月下旬结合第一次培土进行大追肥,具体将原垄背上的土培在姜株的基部,变沟为垄,并按照每亩地施50千克豆粕、150千克复合肥的标准进行施肥,施完肥以后要及时浇一次透水,为防止姜根茎膨大时露出地面,20天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培土,逐渐把垄面加宽、加厚至17—20厘米左右。
山农一号生姜不耐霜冻,山农一号大姜更适合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种植,种植长势和产量表现优于北方,一般气温降至摄氏11度到摄氏15度,初霜到来时要及时收获,收获时可用镢头将整株刨出,轻轻抖掉泥土,然后从地上茎基部以上2厘米处,将茎秆用刀削去,摘除根后,就可以入窖或出售了。
注:从本协会引进生姜良种面积较大的客户,协会将安排专业人员上门做种植指导服务,第一年从事生姜种植的客户朋友,可以更加从容的在技术员指导下管理您的基地!
并不是所有生姜品种都适合南方地区种植,有些南方朋友第一次种植生姜,对生姜品种生长习性还不是很了解,只听北方一些种植农户说产量高,就盲目引进,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像山东面姜等这些生姜品种只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南方进入盛夏那种高温高湿连续阴雨的天气非常不适合面姜品种生长,适合南方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山农一号生姜 青州小黄姜 青州竹根姜!